据法新社10月31日报道,本次峰会是世界厕所峰会的第七次召开,这期峰会共计4天时间。来自40多个国家的170名专家出席本次峰会,这些专家们将在峰会上交换如何改善基本的卫生设施等方面的意见,并且还将研究如何阻止水传播病。有数据表示,世界上每年多达数百万人死于水传播病。
峰会主席、高级别卫生专家本德什沃尔·帕塔克博士称,此次峰会是为联合国2002年制定的世纪发展目标做出的重要努力。
帕塔克表示:“2002年在南方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到,到2015年将让世界上26亿人口中的一半以上因缺少厕所人使用上厕所,到2025年全部实现使用干净、卫生的厕所。”
帕塔克称,印度对于次目标的贡献便是研制成功了可以将粪便转换称沼气以及肥料的厕所系统。“最近,我们已经将该装置成功应用到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这将有助于我们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以及减少温室效应。”帕塔克说。
帕塔克博士在开幕式上说,在此次峰会上,代表们将讨论和决定如何尽快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2015年使没有厕所上的人口减半,在2025年使所有的人都用上厕所”。
据悉,在未来四天内,各国代表还将商讨寻求既满足全世界人类卫生需求、又尊重多元文化的清洁办法;在2008世界卫生年扩大世界卫生设施覆盖率的办法;以及如何发展低成本技术,使所有国家的经济弱势群体都能够建得起厕所。
帕塔克博士表示,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通过科技手段是最为行之有效的,科技也是最适合最简单的方式。帕塔克博士称,仅仅通过下水道以及化粪池是绝对不能解决该问题的。
帕塔克博士说:“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表示,改善健康的重要因素便是有良好的卫生设施以及提高公众对卫生的意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估计世界上现有26亿人用不上适当的厕所。
世界厕所机构
据悉,世界厕所机构(World Toilet Organisation)旨在扮演公厕信息资料中心的角色,为所有对公厕感兴趣的人提供资料,协调并推广各界在厕所事务方面的合作。
帕塔克博士的Sulabh系统
Sulabh系统靠两个蓄粪池轮流积存粪便,每次冲刷只需用大约2立升水,而一般抽水马桶需用14立升水。一个蓄粪池可供一个五口之家使用4年;第一个蓄粪池满了之后,转用第二个,可再用大约4年。在此期间,第一个蓄粪池里的粪便逐渐、自然地变成一种养分丰富的物质,可起出来作为肥料。
每个蓄粪池深大约1.5米,坑壁用砖砌成。粪便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渗入四周的泥土,消除了臭味。在印度进行的试验证明,蓄粪池的细菌的向上移动范围不超过三米,向下不超过一米。该系统及蓄粪池的设计可根据需要改动,以保护水资源和地下土壤。
建造一个Sulabh系统只需要10美元,使之成为印度的贫困地区负担得起的一种选择,在那些地区,所有市区中与费用较高的下水道系统相连接的市区所占比例还不到6%。在这些市区,Sulabh系统被改造成公厕,而且常常伴有一项颇有新意的改动:附设一个沼气厂。通过这些沼气厂,粪便产生可用于灌溉的养分丰富的水;还可产生沼气,与柴油混用,可作为路灯之类电气装置的电源。医院、学校和旅店普遍安装了沼气Sulabh系统。
帕塔克的小组现在已经安装了100多万个私宅厕所和5500个公共厕所。这些设施的普及已经给城市地区带来了明显的变化,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大大减少。由于公共厕所还设有小便池,粪便物产生的恶臭“再也不象过去那样无处不在了”,宾德什瓦尔说。
Sulabh
“Sulabh”在印度语中是“便利”的意思。已有30多年历史的“Sulabh国际社会服务组织”是印度社会学家帕塔克创立的。该组织旨在致力于如何为印度7.3亿人口提供洁净的厕所。据统计,该组织迄今已经建造了65万个公厕,这些设施每天可供1000万人使用。同时,他们还设计了专供大型集会、宗教活动使用的“移动式公厕”,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宣传卫生常识,并提醒人们关注公共卫生。
印度厕所博物馆
印度创办,向人们全面展示了厕所从诞生到现在的全部历史和厕所文化、技术的发展。在它的陈列品中包含了各个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厕所展品,有的是照片,有的是复制品。它从另一个层面把厕所从简单的排泄场所升华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并使之成为旅游景点。
(责任编辑:黄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