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中消协发布警示:保暖内衣假冒发热内衣卖

2007-11-01 15:13: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保暖内衣不是发热内衣。”今天上午10点,中消协曝光了发热内衣市场存在的四大陷阱,并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要挑选有黄底黑字“发热内衣标识”的产品。

  据中消协介绍,随着天气转寒,御寒衣物成为冬季消费热点。尤其是用发热纤维开发出的高档发热内衣,由于具有吸湿、主动发热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

  但有个别企业利用发热内衣的标准正在制定中的空白期,发布虚假广告,采取各种欺骗手段误导消费者,把普通的保暖内衣当做发热内衣来卖。

  为此,中消协曝光了发热内衣市场存在的四大陷阱,并与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联合发布三大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不要上当受骗。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杨士滨表示,协会现已着手制定发热内衣标准,预计明年将会实施。

  在标准尚未出台前,要求生产企业在包装盒上加贴黄底黑字的“发热内衣标识”,凡加贴此标识的产品,其生产厂家都需按照“发热纤维发热度不低于5℃、含量不低于5%”的标准设计、制造,并到协会检测备案,与行业协会签订质量承诺协议书。

  由于该标识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质量“明示担保”,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也不会因为没有维权依据而吃哑巴亏。

  发热内衣市场四大陷阱

  一、混淆概念:在终端销售环节,企业业务人员故意混淆保暖与发热、普通纤维与发热纤维、保暖内衣与发热内衣的概念,把普通的保暖内衣当发热内衣卖,误导消费者

  二、随意标注:有企业在生产过程使用远红外纤维等非发热纤维,却在产品标识上标注成发热纤维,欺骗消费者

  三、夸大宣传:在没有检验标准、没有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验证的情况下,通过对广告片进行剪辑等手段,把实际只能升温一二摄氏度的发热纤维夸大说成能升温5摄氏度

  四、虚假广告:把“发热纤维”技术当成诱饵,在其产品根本没有添加发热纤维的情况下,昧着良心发布“发热纤维”、“发热内衣”的虚假广告

  三大消费警示

  一、发热内衣不是保暖内衣。发热内衣中有发热纤维,可主动产生热量;保暖内衣则是通过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达到保暖效果

  二、不要轻信推销人员的口头介绍。消费者在选购发热内衣时,不要轻信广告和销售导购人员空口无凭的介绍,以免受骗上当

  三、认准发热内衣标识。在选购时,查看是否在包装盒上张贴有黄底黑字的“发热内衣标识”,该标识明示了发热纤维名称、发热效果和添加比例

(责任编辑:龙彩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