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惊!18%“蜂蜜”竟是糖水

2008-03-04 10:05: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市面上销售的蜂蜜合格率仅为60%!在“3·15”即将到来之际,深圳市消委会昨日公布了蜂类产品的比较试验报告,报告显示蜂类产品市场上,以次充好、掺假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有个别产品铁含量超标。
惊!18%“蜂蜜”竟是糖水
不合格的蜂类产品


  蜂类产品合格率为66%

  据悉,这次比较试验的样品在深圳市六个区的零售商场随机购买,样品涉及全国22个省市的75家生产企业100批次的蜂产品,其中蜂蜜80批次、蜂花粉12批次、蜂王浆8批次。然后由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按照国家标准及产品标准的要求,对26项指标进行检测。

  试验结果显示:100批次蜂产品合格的仅有66批次,不合格的34批次,合格率是66%,其中蜂蜜存在问题较多,80个批次中,合格的仅为48批次,占60%。以假充真,掺假情况严重,甚至有15批次的蜂蜜是以糖水代替,占抽查总数的18%,如“绿化园”牌龙眼蜜、“月皇山”牌洋槐蜂蜜等。

  另外花粉12批次,合格10批次,占83.3%;蜂王浆8批次全部符合标准要求。

  假蜂蜜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本次检测的80批次蜂蜜产品有24批次真实性不符合标准要求,并不是纯正蜂蜜。其中有15批次蜂蜜中完全无蜂蜜成分,9批次产品该指标超过了标准要求。蜂蜜真实性不符合要求,说明其是掺假掺杂的产品。

  据介绍,这些产品不合格的主要问题包括掺假、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达标、新鲜度较差等等。甚至有一个蜂产品的铁含量超标,而铁摄入过多会对人体的肝、肾造成伤害。

  据悉,最简单的掺假就是掺白糖水;其次是使用饴糖,成本只有蜂蜜的十分之一,还有一些则可能是使用甜蜜素、色素和香精勾兑。

  最恶劣的造假方法是使用硫酸裂解白糖,使双糖成分变为单糖,从而冒充蜂蜜,这些制假方法炮制的“蜂蜜”可能直接危及到食用者的健康。

  消费指南:如何选择纯正蜂蜜?

  市民该如何选购纯正的蜂蜜呢?深圳市消委会的熊汉东部长向记者作了解答,可以用眼、鼻、舌、手来区分蜂蜜的好坏。

  首先是眼观。花种不同的蜂蜜颜色差别很大,从水白色到淡琥珀色的都有。纯正优质的蜂蜜呈透明或半透明,呈黏稠的液体状或者结晶状。熊部长说:“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蜂蜜表面有没有气泡,如果有大量的气泡那么蜂蜜就是变质了。”

  其次是鼻闻。纯正优质的蜂蜜闻起来味道清新,带花香。单一花种的蜂蜜与花源的味道一样,而混合花种的蜂蜜也会有花香。

  再次是舌尝。纯正优质的蜂蜜味道甜润而略带微酸,口感软绵细腻。而劣质的蜂蜜会很甜,或者有涩味、金属味等不良味道。

  最后是手摸。纯正优质的蜂蜜手感比较黏,在常温下,好蜂蜜可以拉成很长的细丝,细丝断了后,丝头回弹有力。

 

(责任编辑:李俊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