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套袋碗频现小吃摊 “穿”上塑料袋餐盘更危险

2007-10-23 14:19: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有关专家提醒,塑料袋分食品用和非食品用,非食品用的塑料袋若盛放温度较高的食品,其毒性甚至比不消毒的餐具更大。

  清晨到小吃摊上吃早餐,晚上在街边吃大排档,许多摊主都会先在餐盘上套上塑料袋,然后再盛食物。看上去有了塑料袋的“保护”,吃起来似乎会卫生一些。然而有关专家提醒,塑料袋分食品用和非食品用,非食品用的塑料袋若盛放温度较高的食品,其毒性甚至比不消毒的餐具更大。

  实地出击 套袋碗频现小吃摊

  [场景1]时间:10月20日7:30地点:虎滩路早市。

  记者在一临时搭建的早餐摊前看到,五六个客人在吃早餐,锅里烧着一锅羊汤。有位顾客要了两个烧饼和一碗羊汤,摊主把一白色薄塑料袋套在碗上,又把滚烫的羊汤倒入其中,递给顾客。

  [场景2]时间:10月20日11:30地点:大连双兴小商品批发市场小吃一条街。

  记者看到,整个小吃街上,多数卖麻辣烫、羊汤和稀饭的摊主都把套袋碗作为盛放器皿。一位顾客吃完之后,摊主把碗里的塑料袋拿下来扔掉,再把碗套上新的塑料袋给另一位顾客使用。“这塑料袋是食品袋,干净”,虎滩路早市卖羊汤的摊主说,“还省事,不用刷碗。”记者了解到,便宜、省事、看着卫生是大多数摊主使用套袋碗的主要原因。而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提高成本,顾客不愿意,摊主也没生意;用流水清洗碗筷,流动摊位根本没那样的条件,加上也没有谁规定碗套袋不合法,所以许多街边的小吃摊一直延续着使用套袋碗的惯例。

  专家发言 非食品塑料袋危害更大

  记者在以上两个地方看到,摊主所用套碗的塑料袋有的无色,有的看起来发白色,用手搓起来有响声,但没有光泽,手感发涩。“我们的食品袋是在大菜市买的,4角钱27个左右。”在虎滩路上卖羊汤的摊主说。记者算了一下,每个塑料袋大概1分5厘一个。

  市场上这种白色薄塑料袋到底是不是食品袋,记者采访了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副所长姜子波。姜子波说,目前大连小吃摊上使用的食品袋鱼龙混杂,但真正的食品袋应该符合无色、手感光滑的条件,外包装上还应有“食品”用字样以及QS标志。“合格的食品袋是可以盛放高温食品的,热的羊汤或者麻辣烫都没问题”,姜子波说,但非食品塑料袋使用聚氯乙烯制成,是有毒的,因为制作中加入的稳定剂、增塑剂等,含有具有致畸、致癌等作用的有毒物质。当温度较高或存放过久,特别是接触到油脂性食品时,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便会很快挥发并迁移到食品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如何鉴别塑料袋是否有毒,专业人士给出四点建议:一是观察,食品塑料袋透明度高,无杂质;二是用水检测,把塑料袋放入水中,无毒塑料袋可浮出水面,有毒塑料袋不向上浮;三是用手检测,用手触摸塑料袋,有润滑感则无毒,否则有毒;四是听声音,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抖动,发出清脆声者无毒;反之则有毒。

(责任编辑:龙彩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赖维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 周南南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 潘慧人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