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和霾不是一回事 但都是污染
连日来雾锁中国,2013年1月13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仍然维持在污染水平。中东部很多地区空气质量仍然是六级严重污染,石家庄、邯郸、保定、北京等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重污染级别,北京还发布了有气象预警制度以来的首个霾预警。
雾是空气中“多余”的水汽凝结,与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霾则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气温越低,空气能容纳的水汽就越少,越容易形成霾。我国一般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气候差+污染大
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时不时会遭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环保专家指出,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
雾霾充满致病有害物
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有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对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它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雾、霾天气时,风力小,空气流动缓慢,空气中细菌、病毒等有害气体会比平时要多,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极易危害人体健康。同时,雾霾天气还不利于皮肤散热,会使人出现胸闷、憋气、疲劳、头晕等供氧不足的症状,并且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作和脑溢血的发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最近一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相继出现雾霾现象,灰色的大雾致癌论一说,顿时引发了大家的讨论,而在人大代表会议上,钟南山教授的一番雾霾致癌论,更是让大家忧心忡忡,那么雾霾究竟是否致癌?如何预防雾霾致癌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