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先生今年48岁,在2年前的肠镜检查中发现了肠道内有1cm大小的息肉,做病理活检结果是管状腺瘤。
由于当时也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武先生就没有进一步做治疗。
大约在1个月多前,武先生上厕所的时候出现了异常的便血情况,每次便血的量都不多。这让武先生有点担心,赶紧在西安医学院附属胃泰消化病医院公众号上挂了号。
第二天早上,武先生就来到我院消化内科周再秋主任诊室就诊,周主任听了武先生的描述,并对他进行了指检,初步判断武先生是直肠息肉,为了进一步确诊周主任给武先生安排了包含无痛肠镜的筛查方案。
经肠镜检查发现武先生肠道内存在多颗息肉,至大的达到了3cm,病理活检显示已出现癌变。
这个结果令武先生十分悔恨,如果在2年前及时切除息肉的话,一切就不会发展至此。
消化内科专家周再秋主任表示,当肠道存在息肉时,一般身体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大部分人是在做肠镜检查中发现的。仅有少部分人在出现息肉后上厕所时会有提示,如会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血、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等症状,还可能伴随腹部不适、腹痛。出现症状要警惕,别等到癌变了才发现。
肠息肉早期症状,肠镜检查可早期发现
消化内科专家周再秋主任介绍,肠息肉很常见,目前病因尚不是十分清楚,主要与遗传、年龄、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关。上述说过肠息肉早期症状不明显,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大肠息肉至理想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全肠道情况,同时镜下可对病灶进行活检。
建议40岁以上、有大肠癌家族病史的人群应坚持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正常人群45岁以上做肠镜筛查,如果没有问题就间隔3—5年做一次肠镜;而50岁以上人群,即使没有任何症状,必须进行肠镜检查。另外,如果发现大便带血,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痔疮而掉以轻心,可咨询医生,必要时做肠镜检查。
之后,消化内科专家周再秋主任送给大家3句预防肠息肉的口诀,请记牢并做到:
小息肉,会隐藏;多重视,常检查。
早发现,莫慌张;交给医生来帮忙。
切除掉,看病理;定期随访消灭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