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病毒是人类永不缺席的敌人,据《中国古代疫情流行年表》记载,从公元前674年东周至公元1840年清朝2500年期间就有826次疫病记录。
面对疫情,古代中国人民逐渐发展出中医理论与疗法,传统中医相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倡以“养内避外”的方式预防和治疗疫病。“避外”,即隔离治疗、阻断传染;“养内”,即增强体质、巩固正气,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而在培补正气方面,中药在抗病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伤寒杂病论》小柴胡汤的诞生,中药在抗疫史上取得重大进展】
东汉末年疫情肆虐,成千上万人被病魔吞噬,尤以灵帝(公元168-188年)时规模大。面对瘟疫的肆虐,医圣张仲景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一不朽之作,该书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医学史上影响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书中提及的温热病,就是如今的流感及外感病。其中《伤寒杂病论》记载经方“小柴胡汤”及“去滓再煎”古法工艺,作为《伤寒杂病论》第1方,小柴胡汤是当时治疗感冒、流感等伤寒疫症之主方。
【千古名方小柴胡,善治感冒流感,白云山光华一脉传承】
历经千年,古中医的经验与智慧仍流传至今、熠熠生辉。白云山光华公司独·家传承了《伤寒杂病论》中的千年古方“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姜制)、党参、生姜、甘草、大枣共七味中药以“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成,并保留了“去滓再煎”的中药经典煎煮古法工艺,运用现代科技,生产出方便携带和服用的白云山小柴胡颗粒,具有解表散热、疏肝解郁、和解少阳、调和肝胃、调理气机、扶正祛邪等功效,对感冒、发热、流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去滓再煎”工艺也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提高防治意识,家中常备小柴胡】
小柴胡颗粒凭着良好的口碑加持,相继被广东省卫健委、广州市政府纳入家庭卫生应急储备物资清单,这是官方对小柴胡颗粒作为感冒类中成药的肯定。
目前正处于呼吸道疾病、冬季流感高发季节,白云山小柴胡作为家庭常备药,能有效帮助易感人群抵御病毒侵扰,防治感冒流感,家庭常备,全家安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