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杭州举行的2022数字医药产业论坛暨阿里健康大药房6周年现场,阿里健康研究院联合中康科技发布了《2022线上用药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购药者行为变化驱动线上高增长,其中Z世代和新老人群体增速快,下沉市场用户增长也更为明显。线上医药在帮助提升药品可及性、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同时,也诞生了很多新赛道,新医药趋势在线上全面爆发。
中康科技还预测,依托“医+药”逐渐成熟的闭环生态,以及全场景专业药事服务,未来数年医药电商将持续翻倍增长。
一老一小偏爱线上购药,近八成用户习惯性备药
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亿。而阿里健康大药房年度活跃消费者超亿,也就是说,中国每10个网民中就有1人在阿里健康大药房买药。
《白皮书》显示,这部分线上购药人群中,女性占到六成,中青年消费者居多,而Z世代(95后)和新老人(50岁以上)以近七成增长率领跑其他人群,成为线上购药“新生力量”。其中,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Z世代健康问题以皮肤、睡眠、用眼等轻症为主,他们很多情况下会选择线上问诊和线上购药,95%的Z世代在线上购药前爱读其他用户的评论;而新老人也在拥抱数字健康生活,83%的新老人“有多元的药品需求,希望一站式满足”。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线上购药近年来增长迅速,也改变了大家的购药习惯,这点不仅体现在人群特征上,从线下到线上,从即时性购药到计划性备药等均有变化。《白皮书》显示,疫情出现后,有近八成消费者习惯于有计划备药,近九成慢病患者因为线上购药方便、药品齐全、价格和专业等优势,表示“我一直都会定期采购家中常备药”。
医药电商:用户越下沉,购药越线上
近年来,线上医药作为传统用药渠道的重要补充,对下沉市场的药品可及性起到了推动作用。
《白皮书》显示,2019年到2021年下沉市场用户数持续增长,其中2021年增速接近四成,超过高线城市的增速。慢病规模增速快的前五个城市,西到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北到吉林松原市,南到海南三沙市、广东潮州市。同时,八成以上的下沉市场患者选择线上购药,是因为线上品类齐全,购买方便。
当然,对于下沉市场的慢病患者来说,除了买好药、买到药、收到药,实现持续性规律用药治疗也很重要。《白皮书》显示,2021年医药电商慢病用药复购用户数增长187%,其中下沉市场医药电商慢病用药支付金额同比增长149%,超九成体验过线上慢病管理的患者感到满意,可见用药可及性和依从性都得到很大提升。
随着用户群体和用户需求的快速增长,OTC市场也诞生了多个新趋势赛道,包括皮肤健康、肠胃健康、维矿营养、儿童健康、五官健康等,线上逐渐成为新产品孵化和老产品焕新的重要阵地。比如皮肤健康赛道的知原药业、蔓迪、达霏欣等品牌,均将线上视为主阵场,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阿里健康大药房总经理刘恒浩在现场表示,通过阿里健康大药房沉淀的趋势洞察、全域运营、数字化患者管理和智慧供应链四大能力,未来将持续助力伙伴破局院外市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