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仪是测量血糖的主要工具,可以了解血糖的变化情况。那些本身有血糖偏高并且存在威胁健康的人,更要了解具体的测量方法并定期检查,做好记录,才对疾病的发展情况有大致了解。若测量出来的血糖过高,说明病情控制不当,需调整用药或者纠正不良习惯,才能在糖尿病得到控制后恢复健康。
1.血糖仪如何测量才准确,仪器校准是关键
血糖仪器不准确,获取的结果有误差是很危险的情况,要学会校准,才能在仪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获取准确结果,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而在校准的过程中要先插入血糖试纸,血糖仪上面会显示具体的条码,条码和血糖仪上面的编码进行对比,若两个数值相同,说明仪器正常。若出现明显的偏差,则要校准。
校准方法为按住血糖仪器的主键,将血糖仪条码调整到跟试纸条码同样的数字,另外,随机选择一个手指先消毒后扎手指,去除第1滴血,收集第二滴血读取血糖数值,而在更换试纸后才需要去校准血糖仪,这些是校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
测量血糖是一门技巧,要多次测量并记录,根据结果来判断疾病发展情况。多次测量可以减少误差,得出的结果若某一个数值和其他结果偏差大,可能是有误差的,要去除后其他结果求取平均值,可以准确了解血糖的变化情况。若单纯测量一次就作为结果,本身操作方式不正确或者仪器设备失灵,得出的结果容易判断错误。
3.餐后和空腹血糖得区分
测量血糖还应该分清楚具体的情况,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是不一样的,要区分开来,测量后记录,并和标准的范围进行对比。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没有区分开,而是混淆,和正常的数据进行对比,会判断错误。因此,要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这一点得注意,不同时间分开测量。
4.不要用力挤压出血口
测量血糖时不要挤压伤口,因为在取血过程中有部分人为了让血液更快流出,缩短测量时间,可能在采血时用力去挤压出血口,但是在挤压的过程中会让血流速度变化,血液的浓度出现改变,获取的结果有误差。应该正确采血并让血液正常流出,第1滴血不要使用,可以采用第二滴血。
5.正确选择仪器结果才更准确
市面上血糖仪的种类不下二十多种,精准度各不相同,准确性越高的血糖仪测出来的结果就更有参考价值。在众多血糖仪中,有一款血糖仪特别受大家欢迎,它就是三诺安稳+血糖仪。这款血糖仪非常适合日常监测使用,它采用的是虹吸式采样设计,试条会自动吸取足够血样,有效解决了手抖采血不顺畅的问题。同时还配备了无痛升级的诺采二代采血笔,笔帽内采用全新专利减痛技术,出针更快更稳定,减小了震动与晃动,采血时痛感极低,仿佛没有感觉。
使用血糖仪一定要记住血糖仪不是皮球,不喜欢磕磕碰碰,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避免摔、磕、撞等损失行为,以免影响度数甚至损坏血糖仪。血糖仪要远离微波炉、手机等有电磁场的仪器,避免影响血糖仪的准确性。
在每次使用新的一瓶试纸时,都要进行校准,血糖仪不小心摔后也需要矫正。线下购买可以送回门店校准,线上购买可以用专用校准工具,定点时间到医院与抽血检查结果对比用来判断血糖仪器其结果是稳定准确的。希望大家早日控制好血糖,恢复健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