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养阴防燥中成药生脉饮帮你忙

2022-09-07 15:09:59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 进入秋季后,气温逐渐由热转冷。 秋天的气候虽然凉爽宜人,但人却容易感到疲惫乏力,中医向来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是一个进补的号时机。那么,秋季养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 进入秋季后,气温逐渐由热转冷。 秋天的气候虽然凉爽宜人,但人却容易感到疲惫乏力,中医向来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是一个进补的号时机。那么,秋季养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秋季气候会比较干燥,人们经常会出现“上火”的症状。秋季“上火”,多数为“虚火”。因为干燥的气候,人的津液耗伤会导致“阴虚火旺”,所以秋季养生的重点在于养阴防燥,养生原则遵从生津润燥、以肺养阴即可。

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百合、银耳、梨等滋润养阴的食物。需要的话,可以选择服用一些药物,来进行补益。比如北京同仁堂生脉饮,是古方生脉散经过剂型改良而成。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对生脉饮有过这样的论述:“脉为血之道,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本方以补气而使血道充盈,脉气以复,故名生脉饮。”

其成份由红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组成,三味药一起用,一补、一清、一敛,具有益气、养阴生津的。红参,是人参的熟制品,性温和,益气、补脾益肺。麦冬养阴、清热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能预防元气耗散。

盛夏已过,秋季如期而至的当下,空气中缺少水分,因此气候会变得非常干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秋燥。干燥又易伤肺,所以养阴生津是秋季养生的关键所在。秋季养生不容忽视,各位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