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肌营养不良症以骨骼肌的无力,萎缩为其主要特征,同时具有起病隐匿,病情呈进行性缓慢发展的特点,应当归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痿证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临床上以两足痿软、不能随意运动者较多见,故有“痿辟”之称。痿证当分虚实。虚痿者,内伤诸损不足,病程长久治不好,肌肉瘦萎缩无力,肌营养不良症以虚痿的表现为多。而实痿一般起病较急,病情较短,不超过三个月,往往还伴有萎软肢体疼痛、拘挛、麻木等症状。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肌萎缩、肌无力、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癔病性瘫痪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小脑萎缩等,均属于“痿证”的范围,“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证。
《强肌健步方》中医方剂名,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以益气健脾、滋肝补肾、强壮筋骨、祛风通络、濡养生肌、五脏调和为治疗原则。
《强肌健步方》调理步骤:
1、益气健脾、滋肝补肾,控制现有病情发展为主。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及肌肉,若脾气虚弱,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化生气血,则酿生痰浊,从而导致各种肌无力症状;由于肾为先天之本,先天遗传疾病中医多从肾去认识。肾精不足可累及肝阴之虚,肝肾阴亏,不能濡润筋脉而出现肢体、肌肉无力。先天不足,若能后天调养得当,脾胃健旺,仍可不病。
2、强壮筋骨、祛风通络,缓解改善现有症状为主。经络不通,恶性循环,日渐气血衰败,五脏俱损,阴阳衰败导致危矣。
3、濡养生肌,五脏调和,巩固治疗回归生活为主。五脏调和,身体就能维持正常运作,保持在稳定状态,身体自然就能少产生问题。
病案举例:李某,男,30岁。两年前突然感觉左手无力,难以蹲下,后来感觉腿也无力,症状日益明显逐渐加重,后来体重减轻消瘦肌肉痿软。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穿衣服都需家人帮助,下蹲后难以自行站起,爬楼梯比较困难,小腿显得肥大,肌肉有僵硬感。后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强肌健步方》调理经过:
一个疗程后:感觉肢体较前有力,行动上比以前感觉率好一些。
三个疗程后:上肢举物有进步了,下蹲起身也感觉轻松一些。
七个疗程后:可以自行穿衣服,四肢力量基本恢复正常,自行蹲下起来没有问题,平时散步也不会觉得累,生活恢复正常。后期回访正常。
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对于白菜、豆芽、西红柿、山楂、广柑、枣子之类的蔬菜水果可以适当多食一些。在保证营养同时,应适当控制体重。饮食宜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钙、锌、瘦肉、鸡蛋、鱼、虾仁、动物肝脏、排骨、木耳、蘑菇、豆腐、黄花菜等可适当多食,少吃或忌食过辣、过咸、生冷等不宜消化和有刺激性食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