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万物复苏。2022年3月6日至12日迎来了第15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重视青光眼随访,防止视功能损伤”。“世界青光眼周”是由世界青光眼协会(WGA)和世界青光眼患者协会(WGPA)共同发起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旨在通过对公众“广而告知”的方式增加世界各地人们对青光眼的关注。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其症状隐蔽,难以发现,且致盲率高、不可逆,被称作“隐形的视力杀手”。随着大家对眼健康的日益重视,青光眼也更加备受关注。小编整理了青光眼科普干货,让我们一起了解青光眼、重视眼健康,呵护好心灵的窗户,拥有光明的未来。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主要特征是视神经受损和视野缺损,病理性眼压升高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眼压高就是青光眼吗?
不一定,有些人眼压一直高于正常值,但视神经和视野并未受影响,称为高眼压症,并不属于青光眼,但需密切随访观察。
青光眼的病因?
引起青光眼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能肯定的是危险的致病因素是眼压。眼压升高会使视神经纤维及其供血的血管受损,造成视网膜神经纤维和视神经萎缩,影响视野甚至致盲。
为什么要查角膜厚度?
普通非接触眼压计和Goldmann压平眼压计的眼压测量值受角膜厚度的影响很大,查了角膜厚度可以知道更确切的矫正眼压值,使诊断更明确。
哪些人容易得青光眼?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得知,以下情况会增加青光眼发病率:
年龄超过35岁或40岁以上;
高度远视者或高度近视者;
特别是那些长期每天面对电脑荧光屏9小时或以上的人
患糖尿病者;
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
高血压或低血压者;
偏头痛或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者。
青光眼会遗传吗?
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青光眼患者的后代不一定得青光眼,但是比正常人得青光眼的几率大,因此,有青光眼家族史的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做眼科检查。
眼压正常就不会是青光眼了吗?
有一类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患者,眼压一直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视神经和视野却出现了青光眼特征性的损伤,也属于青光眼,我们称之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青光眼能预防吗?
尽管大部分青光眼不能完全解决,但青光眼可防可控。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定期随访,大部分患者终身能保持有用的视功能。所以对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查眼压和视野等。
得了青光眼有哪些不适?
青光眼早期可以没有症状和不适的感觉,患者往往不意识自己已经患了青光眼,仅在体检时或遮住好眼时,才发现患眼已失明或视功能损害。
青光眼能致盲吗?
不一定,青光眼眼压控制正常且平稳,视神经损失不再进展,可以终生维持有用的视功能。
青光眼是双眼性眼病吗?
是的。原发性青光眼是双眼性眼病,但双眼发病可有先后。因此,在一只眼得了青光眼后不可忽视另一只眼的眼压、视野变化,应定期检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防性治疗。
虽然青光眼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作为专注于眼科多年的华德眼科,将着力于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眼科服务,以让人人享有看得见的权利为使命,立志成为百姓信赖的眼科医院。
严格执行国际高级近视手术术前18项检查,制定行业66项安全保证,全球主流近视矫正方案全覆盖,安全治疗近视、远视、散光。良好的术前沟通、严格仔细的术前检查和评估、先进的设备、精湛的技术、贴心的术后回访,这都是普瑞眼科对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不变的承诺。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