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关系是医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研究证实HPV感染导致了99%的宫颈癌病例,无疑是宫颈癌发病的罪魁祸首。
那么,HPV感染就意味着会得宫颈癌吗?HPV阳性离宫颈癌有多远?
HPV是一种非常容易感染人体表皮和黏膜鳞状上皮的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HPV病毒是个大家族。现在已知就有100多种分型,临床上根据HPV的致癌性,将其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种。
一些低危型的HPV会引起生殖道疣,比如尖锐湿疣。高危型HPV则和癌症的发生有关,其中常见的是16和18型,其次还有31、33、45、52和58型等。无论是哪种型别,高危HPV的持续感染都需要引起重视。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鳞癌以及癌前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HPV到宫颈癌,需要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才有可能致癌,而绝大部分(超过90%的)年轻女性的HPV感染是一过性的,可以在两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掉。只有很少一部分女性运气比较差,她们的感染一直没有被免疫系统所清除,而且往往是同一亚型持续性感染超过两年,这种就要引起警惕了。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认为,感染HPV并不一定致癌。即使是持续性的高危感染,从感染到癌变的时间也需要很长时间,一般5~10年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变化才有可能出现癌变的情况。
从HPV感染到宫颈癌有多远?
宫颈癌是在HPV长期、持续作用下经由子宫颈的不典型增生(CIN)、原位癌、早期浸润癌直至浸润癌逐步发展而成的。如果能正确处理CIN,那么也是有比较高的概率远离宫颈癌的。但如果CIN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少部分的癌前病变经过8-10年的时间就会发展成为原位癌,再经过3-5年可能发展成为子宫颈的浸润癌即子宫颈癌。
可以说,高危型HPV感染的致癌过程十分漫长,需经历HPV感染→HPV持续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浸润癌的过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这期间有充分的时间筛查、诊断、治疗,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
感染了HPV,如何避免宫颈癌变?
1、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宫颈癌前病变,阻止宫颈癌的发生!(建议一年一次宫颈癌筛查)如果出现宫颈病变,比如低级别或高级别病变,可以通过宫颈锥切、激光等治疗,在消灭病变的同时,也兼有清除HPV的作用。
2、提高身体免疫力。
目前并没有有效治疗HPV感染的药物,唯·一促使“阳转阴”的方法就是增强免疫力。要提高身体免疫力可试试这些办法:每周4-5天,每次半小时以上的中等量运动;不熬夜: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熬夜列入致癌因素中;戒烟酒;适当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心情舒畅。
另外,也不能忽视私处抵抗力。
有研究发现,HPV持续感染和私处清洁度不佳、抵抗力下降有关。如果有菌群异常的情况,比如私处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乳杆菌数量减少、过氧化氢阳性等异常,可能会导致私处抵抗力下降,影响HPV转阴。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