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家恩德仁教你读懂胎心监护,拥抱健康宝宝

2021-12-29 10:08:08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孕妈们到了孕晚期的时候,家恩德仁的医生都会告知每周都要来医院做一次胎心监护,因此很多孕妈抱怨:“孕晚期肚子大行动不方便,不想出门!”“我每天在家数胎动,有必要专门跑医院一趟吗?”

孕妈们到了孕晚期的时候,家恩德仁的医生都会告知每周都要来医院做一次胎心监护,因此很多孕妈抱怨:“孕晚期肚子大行动不方便,不想出门!”“我每天在家数胎动,有必要专门跑医院一趟吗?”“每周去一次,也太频繁了吧.....”“胎心监护太麻烦了,而且还老是不通过!”到了孕晚期,相信孕妈妈们对胎心监护不会陌生!

胎心监护是孕晚期非常重要的产检项目,胎心监护仪通过信号描记宝宝胎心率在一段时间的情况所形成的曲线,可以了解胎动和宫缩时胎心的反应。它是正确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能够及早发现胎心异常并及时处理,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起重要作用。

胎心监护并不等同于胎心监测,胎心监测一般是在孕11-12周后在孕妈妈腹壁听胎心,每次监测1分钟,110~160次/分为正常。

胎心监护不过?受多种因素干扰

家恩德仁的医生会告诉你,正常情况下,一般会在怀孕32周开始,每一次产检都加入胎心监护,从怀孕37周开始,每周做一次胎心监护。如果是高危孕妇又或者是有合并症或并发症,那么可能从怀孕28周就开始这一项检查。如果准妈妈过了预产期还没有分娩,则需要每3天做一次胎心监护直至宝宝出生。

在家恩德仁就诊过程中,正常情况下,每次胎心监护的时间大约是20分钟,是连续无间断的利用胎心监测仪进行监听。需要监测到至少3次胎动,每次胎心率加快15次/分以上,持续15秒以上才能达标。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了异常,就会延长监护时间。高危孕妇在35周以后,需要住院监护胎心。必要时,家恩德仁产科医生会要求每次监护时间会超过1个小时。

有不少孕妈在未做胎心监护时,总担心会面对花费很长时间但还不过的情况。事实上,很多孕妈妈初次做胎心监护时,都不是1次就能通过的。

胎心监护的数据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比如孕妈妈产检前的饮食、产检时的情绪等等。另外,如果在检查时,宝宝正处于睡眠状态,也会影响胎心监护的结果。

为什么要做胎心监护?

北京家恩德仁医院产科医生告诉我们,胎心监护能不间断的观测记录胎心率的变化,能精·确辨别胎心率与宫缩的关系,能随时发现脐带受压,能判断每次宫缩对胎儿的影响程度,能辨别胎心率基线的细变异能早期发现胎儿缺氧。

如何看胎心监护图?

正常的胎心监护看起来有点杂乱无章,有“小波浪”和“山包”,没有“直线”、规律光滑的“正弦线”和“低谷”。胎心监护没通过,不代表宝宝一定出了异常状况,而是意味着此次监测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很可能需要准妈妈在1小时后再做一次,不过,也有胎儿宫内缺氧的可能,或胎盘有问题。异常的胎心监护图,也要由家恩德仁产科医生判断和决定下一步处理方案。

一张胎心监护图上有两条曲线,上面一条是宝宝的胎心率曲线,下面的一条是宫腔压力曲线。

胎心率曲线是一条波形的直线,正常情况下胎心率波动在110-160/分钟之间(胎心监护图上蓝色区域)。

家恩德仁产科医生介绍,在没有胎动的情况下,宝宝的心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宝宝的胎心率基线不是一条光滑平直的直线,而是带有上下波动的小锯齿样的波形。当宝宝胎动时胎心率可上升,出现一个向上突起的曲线,胎动结束后胎心率会慢慢下降回到基线水平,就像我们成人跑完100米时心率会加快,休息后心率会下降到原来水平一样啊,这种心率变化是宝宝宫内状况良好的一种表现。反之,胎心率在胎心监护图上表现为连续下降的一段曲线,则提示有宝宝宫内缺氧的可能,就要及时就诊。

家恩德仁产科医生提醒大家,胎心监护绝非可有可无的检查。吃饱、喝好、休息好是更容易通过胎心监护的小窍门。因此每位孕妈妈做完胎心监护,一定要及时拿给产科医生判断结果,确定没有问题才可以放心,避免未能及时发现宝宝的异常状况。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