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以“如何有效控制新冠病情,恢复常态化”为主题,进行了演讲。
钟南山院士在演讲中展示了重组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后抗体水平变化数据,介绍接种重组疫苗加强剂的人群显著高于接种灭活疫苗的人群;而在另一组试验中,接种两种灭活疫苗3-6个月后用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抗体会升高约200倍。
江苏CDC研究者发起的“新冠疫苗序贯免疫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接种两针灭活疫苗后,第3针选择用康希诺研发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进行加强,比第三剂仍用“灭活新冠疫苗”加强的“抗体水平”多出数倍。
与肌肉注射相比,吸入式新冠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时,可以产生更好的免疫效果。2021年9月18日中国药学大会上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报告的吸入剂型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与灭活疫苗序贯使用的研究数据显示,完成2针次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后,第3剂接种吸入剂型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接种灭活疫苗,且可诱导极高水平的IgG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以吸入式新冠疫苗加强所产生的针对新冠病毒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是灭活疫苗的7倍和9倍(见下图)。
钟南山认为,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疫苗产生的抗体半年后有明显下降,需要接种疫苗加强针。接种异种类型疫苗效果可能更佳,但需在真实世界进一步观察其保护率才能证实。钟南山还指出,自去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对新冠的防控采用“动态清零”的战略。经过了20个月的努力,目前已进入较为稳定的阶段。对于如何恢复常态化,钟南山认为,全民接种疫苗,建立群体免疫;社区群防群控常态化和研发有效的治疗药物是三大重要措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