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相信糖尿病病人对“糖尿病足”这四个字耳熟能详。但是,它意味着什么、会造成什么的危害却未必清楚。糖尿病足的早期可能仅仅表现为脚部麻木、疼痛、感觉异常,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脚趾溃疡溃烂。那糖尿病脚趾溃烂用什么药?出现糖尿病并发症脚趾烂了怎么办?
糖尿病脚趾溃烂用什么药?出现糖尿病并发症脚趾烂了怎么办?这两个问题放到后面来回答,先来聊聊糖尿病足及它的危害。
(一) 糖尿病足是什么病?糖尿病足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人踝关节以远的皮肤及其深层组织破坏,常合并感染和(或)下肢不同程度的动脉闭塞症,严重者累及肌肉和骨组织。
一旦得了糖尿病足,从足部皮肤到骨与关节的各层组织均可受累,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或全足坏疽,治疗非常困难,只能截肢,所以说,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病人残疾、死亡的重要原因。
截肢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手术,如果糖尿病足导致脚部完全失去了生理功能,为了挽救或延长病人的生命,只能截肢。截肢以后,病人余生都失去了一部分肢体,造成功能丧失和残疾,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残酷的。
所以,目前医学界有个共识,即:对糖尿病足来说,预防重于治疗,预防它、延缓发病,才是好的方法。
那如何预防呢?导致糖尿病足发病的因素有很多,限于篇幅,这里我们只谈糖尿病神经病变。一起来看看神经病变对糖尿病足的影响,以及糖尿病脚趾溃烂用什么药、糖尿病并发症脚趾烂了怎么办?
(二) 糖尿病神经病变对糖尿病足有何影响?糖尿病脚趾溃烂用什么药?糖尿病并发症脚趾烂了怎么办?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它的典型表现是双侧小腿、双脚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
那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如何促使糖尿病足发病的呢?运动神经病变影响了脚部肌肉的牵张力,使脚部肌肉萎缩并改变了脚底受力部位,导致脚畸形,如爪形趾、锤状趾等。感觉神经受损,保护性感觉丧失,使脚部对外界压力、异物或冷热反应性和抵御能力下降而易受伤,形成溃疡。自主神经病变使病人皮肤泌汗功能减弱,从而出现脚部皮肤干燥皲裂,容易引发细菌感染。
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及自主神经病变可以分别或共同成为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影响糖尿病足的预后。所以,糖尿病足的预防,要从神经病变开始。
得了糖尿病神经病变如何治疗呢?首先是针对病因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糖、血脂、戒烟、适度运动。其次,针对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进行治疗,如改善代谢紊乱,常用药物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代表药物为唐林依帕司他。
唐林依帕司他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延缓神经功能恶化,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唐林依帕司他可以改善代谢紊乱,从糖尿病足的源头着手,进行有效的预防。
如果控制得不及时,神经病变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糖尿病足。一旦得了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不会凭空消失,依然存在。这个时候,糖尿病脚趾溃烂用什么药?糖尿病并发症脚趾烂了怎么办?
首先,依然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其次,针对溃疡外科处理。第三,不要忘记唐林依帕司他等药物对神经病变的改善。
总结一下: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对病人危害巨大。它的治疗复杂且困难,因此,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预防要从源头做起,也就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开始。一旦发现神经病变,要积极治疗,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足发生。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