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伴随着一场场冷空气来袭,气温不断下跌,北京等地陆续迎来今年的第1场雪。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冬季寒潮并不友好。有数据统计:气温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呈u型关系,气温每下降10℃,总冠脉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13%,冠心病事件和死亡率就会增加11%,冬季猝死发生的概率更是占了全年的50%以上。
冬季天气骤冷、人体基础状况较低、血管弹性较差、血压容易骤然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刺激频繁等,极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冬季早晚温差大而且气候变化多端,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压不稳定而且波动过大。对于抵抗力及免疫力比较差的老年人来说,当受寒时会引起发高烧、扁桃体发炎以及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增加了心脏负担,对心功能不全患者来说是非常凶险的。
另外冬季人们食欲大增,不节制地吃肉类以及油腻的食物,不仅会引起身体肥胖,同时也升高了血脂和血压。尤其是突然吃重口味或者高热量的食物,除了增加胃肠道负担之外,也引起血压升高,增加了心脏的负担。
所以,冬季尤其要加强心血管疾病的管理。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除了缓解季节对病情的影响,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预防猝死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加强心脏监测工作,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就医。对于猝死高风险的患者或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CRTD是更为积极的治疗方式。
CRTD是指植入式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律转复除颤器(简称:心脏再同步除颤器),兼具CRT(心脏再同步起搏器)和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双重功能。所以CRTD不仅具有CRT三腔起搏器的起搏功能,使心力衰竭、心脏扩大的患者左右心室收缩更加同步,改善心衰,治疗心动过缓,改善心功能,并且兼备ICD心脏自动除颤器的电复律功能,能准确识别室速、室颤,并及时抗心动过速治疗或电除颤,有效防止心脏性猝死发生。合并有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晕厥或晕厥前兆病史的患者更应积极考虑植入。
此外,高血压、代谢病等基础病变者,在冬季要格外小心,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不要生气、发脾气,大小便要小心,切忌用力排便。注意增添衣物保暖,不要频繁进出室内外,以免受到高低温骤然变化的刺激。室外锻炼要适度,较好选择气温较为暖和的下午,以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为主。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忌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洗澡和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过高,水温控制在40°左右为宜。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