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慢阻肺能治好吗?慢阻肺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文总结

2021-11-18 13:19:39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65岁的刘大爷近期常常咳嗽、咳痰、气短。刘大爷一开始没当回事,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受不了寒,加上经常吸烟的缘故,气管有点毛病,才会总咳嗽。

65岁的刘大爷近期常常咳嗽、咳痰、气短。刘大爷一开始没当回事,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受不了寒,加上经常吸烟的缘故,气管有点毛病,才会总咳嗽。但没想到的是,随着又一波寒潮来袭,刘大爷咳嗽越来越严重,直到一日早上突然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家人赶紧拨打了120紧急送医,才得知是患上了慢阻肺。慢阻肺是什么病?慢阻肺能治好吗?慢阻肺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刘大爷及家属迫切的想要知道。

慢阻肺是什么病?

慢阻肺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是气道和肺部的炎症引起气道、肺部的结构发生改变,出现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也就是“透不上气”。但是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

早期慢阻肺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日益显著。咳嗽、咳痰症状通常在疾病早期出现,后期则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

吸烟是慢阻肺重要的环境致病因素,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发病和加剧的重要因素,病毒和(或)细菌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原因。如上文中的刘大爷,就是因为常年吸烟,加之感冒侵袭,导致病情加重。

慢阻肺能治好吗?慢阻肺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阻肺虽然目前还不能够达到治疗,但是可防可治。预防是指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控制是指通过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急性加重。

慢阻肺能治好吗?支气管舒张剂是慢阻肺的基础一线治疗药物, 通过松弛气道平滑肌扩张支气管,改善气流受限,从而减轻慢阻肺的症状,包括缓解气促、增加运动耐力、改善肺功能和降低急性加重风险。与口服药物相比,吸入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优,因此首要选择吸入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主要有三类,即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及茶碱类,可根据药物作用及患者的治疗反应选用。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及作用时间的药物可以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更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健康状况,如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的联合制剂、与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制剂等。

其中β2受体激动剂分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SABA主要用于急性加重期按需缓解症状,LABA则主要用于长期规律应用维持治疗。

SABA代表药物如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丽舒同),它可以快速缓解气道痉挛状态,缓解慢阻肺急性加重,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作为新一代支气管舒张剂,丽舒同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作用时间也更长,更适合老人服用。此外,不同作用机制的支气管舒张剂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支气管舒张剂治疗。SABA联合 SAMA 对肺功能和症状的改善优于单药治疗,如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舒坦琳)疗效优于单药。

慢阻肺能治好吗?除了对症治疗的支气管舒张剂之外,还需对因治疗的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具体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来调整治疗方案。

所以说,慢阻肺能治好吗?只要及时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达到临床控制。

了解了慢阻肺的药物治疗,那么慢阻肺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阻肺患者稳定期需长期使用吸入药物治疗,同时非药物干预也是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药物治疗起到协同作用。因而,了解慢阻肺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等相关问题,是所有哮喘患者都需要关注的。

那么慢阻肺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包括戒烟、适当体育锻炼、接种流感疫苗、家庭氧疗以及营养支持等等。

综上所述,慢阻肺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慢阻肺的早期治疗容易被忽视,由于慢阻肺活动后气短症状缺乏特异性,患者常误以为是年老的表现,自行减少活动以避免症状出现,从而延误病情,增加治疗的难度。因此,老年人应高度警惕罹患慢阻肺,尤其有吸烟史的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慢阻肺的病情,及时治疗。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