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COPD的治疗原则和方案有“急缓”之分,COPD吸入药物有哪些,你用对了吗?

2021-11-18 13:17:49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慢阻肺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

慢阻肺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眼下已入冬季,由于冬季雾霾天加重、冷空气、流感病毒等因素都会诱发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因此对于慢阻肺的治疗,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COPD的治疗原则和方案,及时使用慢阻肺吸入药物。那么,常用药COPD吸入药物有哪些?你都用对了吗?

病程不同,COPD的治疗原则和方案亦不同

慢阻肺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病程不同,COPD的治疗原则和方案也不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指出,急性加重期治疗目标主要是尽量降低本次急性加重的不良影响,预防未来急性加重的发生。这类患者需要就医治疗,医生会针对性的用药,包括使用慢阻肺吸入药物、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等。

而稳定期COPD的治疗原则和方案主要是减轻症状和降低未来的风险。所选用的用药方案主要是用于预防和控制症状,减少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命质量。医生会通过综合评估,为患者制定稳定期COPD的治疗原则和方案,采取相应的吸入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慢阻肺的药物——吸入性药物强在哪儿?

治疗慢阻肺的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物及其它如祛痰药、抗氧化剂等。其中,支气管舒张剂是慢阻肺的基础一线治疗药物,临床上多吸入治疗。

之所以吸入治疗药物,是因为,与口服药物和静脉给药相比,通过吸入的方式,药物可以靶向性的直接到达慢阻肺患者的肺部和支气管,这样治疗效果好,并且全身的药物不良反应相对也比较少。总体而言,疗效和安全性更优。

问题来了,COPD吸入药物有哪些?指南如何建议?

随着医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补步,慢阻肺吸入药物在慢阻肺的临床治疗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用好、用对吸入药物,是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有力武器。那么,COPD吸入药物有哪些,指南是如何建议使用的?

要问COPD吸入药物有哪些?主要是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其中支气管扩张剂常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指出,支气管扩张剂是慢阻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的基础一线治疗药物。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指出,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是慢阻肺药物的药物。

1. β2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有短效和长效之分。常用的短效制剂为沙丁胺醇、左沙丁胺醇如丽舒同以及特布他林,常见剂型为加压定量吸入剂和雾化吸入溶液,是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有效治疗方法。可在3~5分钟内快速起效,快速、强效地舒张支气管,有效改善阻塞症状和肺功能。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按需使用。长效有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主要用于有明显气流受限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

2. 抗胆碱能药物

也分为短效和长效。短效制剂主要品种有异丙托溴铵,长效制剂有噻托溴铵、格隆溴铵等。短效制剂异丙托溴铵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与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有关的呼吸困难。长效制剂适用于慢阻肺的维持治疗,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随性呼吸困难的维持治疗和急性发作的预防。

3. 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指出,不同作用机制的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一般医生会把多种药物溶液混合在一起,然后让患者吸入,其目的是缩短治疗时间,增强雾化吸入效果。

因为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及作用时间的药物,可以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更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健康状况,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如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就属于两种不同机制的支气管扩张剂。目前临床常用的复方异丙托溴铵(舒坦琳),就是由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和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组成的。

4. 吸入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

COPD吸入药物有哪些?除了支气管扩张剂以外,还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对于晚期慢阻肺患者和频繁急性加重的慢阻肺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运动耐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提高生活质量。但考虑到会增加肺炎风险,因此不推荐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而是在使用1种或2种支气管舒张剂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但也因其易出现依赖性,部分患者在撤除吸入糖皮质激素会导致急性发作的情况。

眼下已入冬季,由于冬季雾霾天加重、冷空气、流感病毒等因素都会诱发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因此,慢阻肺患者若出现咳嗽加重、咳痰量增加、痰液浓稠等症状,要警惕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可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丽舒同左沙丁胺醇,如果改变用药后还没有改善,尽快要到医院就诊。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