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为何糖尿病越来越年轻化?如何治疗和预防?让瑞特血糖仪告诉你答案

2021-11-09 15:58:49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说到糖尿病,大多数人并不陌生,虽然它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病,然而,由于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一些糖友对这种疾病仍抱有较大的误解和偏见,甚至出现不良情绪,耽误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年纪轻轻就得了糖尿病,我以后的生活是不是都得像个老年人了?”

“我的血压比较高,血糖还算正常,有得糖尿病的风险吗?”

“医生让我自己在家测血糖,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测量呢?”

说到糖尿病,大多数人并不陌生,虽然它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病,然而,由于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一些糖友对这种疾病仍抱有较大的误解和偏见,甚至出现不良情绪,耽误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即将来临,为了帮助更多糖友更好的消除认知上的偏差,以更加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方式应对糖尿病带来的威胁,华广瑞特分享一些关于糖尿病的必备照护知识。

糖尿病是老年群体的“专属”疾病吗?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

作为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此外,患者还往往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症状。糖尿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的缺陷,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作用能力下降,长期的血糖问题,还会引发诸多慢性并发症。

当前,我国有超过1亿的糖尿病患者,而知晓率和治疗率仅仅为30%左右,糖尿病防控总体形势趋于严峻。由于没有及时得到糖尿病健康教育,很多糖友对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认识依旧不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包含血压、眼部并发症和肾脏并发症等等,是目前已知并发症非常多的一种疾病。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10年后,约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其中患者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给患者的生命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事实是,如今糖尿病已经不再是属于老年人的“专利”,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患上了糖尿病,或者走在患糖尿病的路上。除了遗传的因素之外,还跟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属于易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呢?

1、超重与肥胖

2、高血压

3、血脂异常

4、糖尿病家族史

5、妊娠糖尿病史

6、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mmol/L≤空腹血糖(FBG)</L,或/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具备以上因素之一,即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来说,除了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情绪之外,极其根本的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血糖,早发现,早治疗。

糖尿病日常照护需重视细节,血糖监测成关键一环

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以目前的医疗手段都不能治好,只能以控制血糖为主。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遵医嘱进行治疗之外,还需要改善饮食习惯、增强运动、定期自我监测血糖,以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监测血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血糖监测的结果一方面可以被用来判断血糖控制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指导治疗。通常,监测的时间和频率应视糖尿病类型和病情而定,以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为原则。血糖监测常用的方法有五点法(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和七点法(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

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选购一台好的血糖仪对糖友来说非常关键:操作是否简易、检测是否精准、是否符合国际标准认证、售后服务是否完善等,这些是选购血糖仪时需要考量的关键要素。

以江苏城市频道健康科普节目《约见名医》中展示的瑞特GM700SB智享血糖仪为例,作为一款在当今市面上非常流行的血糖监测产品,GM700SB血糖仪通过了ISO15197:2013国际标准认证,采用了专利横插设计,具有“稳,准,快”等优势,只需微量采血即可完成测试,操作便捷且十分人性化,非常适合糖友居家使用。

此外,瑞特GM700SB能够与瑞特健康APP及院端数据进行打通,实时蓝牙同步血糖数据,记录7/14/30/90天血糖平均值,有效掌握血糖波动情况;还可以设定餐前餐后测糖智能提示,APP根据测量计划实时推送消息提醒,便于动态管理,为父母长辈和糖尿病“小白”群体提供智能化,一体化血糖监测管理方案。

糖尿病分1型、2型、妊娠糖尿病及特殊型糖尿病,无论患上哪一种类型的糖尿病,首先要做的就是养成定监测血糖的良好习惯,将血糖数值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这样才能有助于控制病情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未来,华广瑞特将持续为更多糖友和家庭带来精准、稳定的糖尿病检测产品和健康照护知识,为更多家庭带来“智能控糖,自在乐活”的控糖体验。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