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威科集团联合实验室首次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1-11-02 15:50:11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21年10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威科集团“医学评价与数据智能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专家顾问委员会首次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2021年10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威科集团“医学评价与数据智能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专家顾问委员会首次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威科集团中国区政府关系副总裁张雪主持会议,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计量与评价部负责人杨立英研究员致欢迎辞。联合实验室专家顾问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专家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董尔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研究员吕群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北京协和医院肝胆外科教授徐海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科研处处长岳文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循证医学中心助理研究员杨昆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计量与评价部及威科医疗中国区代表共同参会。

会上,杨立英研究员及张雪女士代表联合实验室为出席专家颁发聘书。杨立英研究员介绍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威科集团“医学评价与数据智能联合实验室”于2021年7月21日正式成立。联合实验室旨在就医学领域科技评价问题展开长期研究,探索医学领域创新的评价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生态环境。目前,已有18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学科和岗位的医学专家获聘成为专委会首批成员。

绩效评价和资源配置是科研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较之其他领域,科研评价问题已成为医学人才和科研诚信规范管理的一大掣肘。本次研讨会以“医学科研信息评价”为主题,现场专家围绕医学领域的评价现状、面临的挑战和需求、相关政策以及联合实验室重点工作方向展开了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针对医学领域的人才评价问题,有专家表示,医学人才评价难以用“一把尺”衡量全部地域、学科和岗位,以历史发展为依据的纵向研究和以学科比较为基础的横向研究要共同推进,应根据临床医生、临床研究者及科研人员等不同角色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大医精诚”,作为一线工作者,临床医学科研的终目的还应当回归到治病救人上。

在科研评价方面,专家表示,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影响因子不再是评价期刊影响力和论文影响力的唯·一指标。评价医学科研的价值也要考虑学科受众、论文类型、地域等因素,将唯·一的“唯”变成维度的“维”,结合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分类和分层,以期建立一套有数据支撑的公认的评价标准。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联合实验室工作正式启动。下一步,联合实验室将积极发挥专委会成员优势,以科学依据为基础,以数据为驱动,推动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绩效评价研究,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医学评价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