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过度肥胖引起血脂偏高怎么办?还好有纳豆红曲

2021-10-22 17:26:2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过度肥胖引起血脂偏高怎么办?还好有纳豆红曲

过度肥胖,又称肥胖症,是身体过度堆积脂肪的一种病理状态。如今,过度肥胖的人群越来越多,不仅会影响外貌,还会引起血脂偏高。那么,为什么过度肥胖会引起血脂偏高?想要辅助降血脂,补充纳豆红曲活性成分怎么样?

为什么过度肥胖会引起血脂偏高?

过度肥胖往往还伴随着血脂偏高,这是因为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普遍存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喜欢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导致身体摄入的热量超过日常所需,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加上缺乏运动,体内的脂肪得不到消耗,久而久之便会引起血脂偏高。

长期的血脂偏高,如果不及时控制,对于身体健康的伤害是相当大的,不仅会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和血管的健康,还会诱发心脑血管问题。因此,血脂偏高需要及时干预,除了保持饮食清淡、坚持运动和积极减重,额外补充辅助降脂成分也是有效调脂的方式,比如补充纳豆红曲的活性成分。

纳豆红曲是什么?

纳豆

众所周知,中老年人是血脂偏高的高发群体,但日本的中老年人却很少出现心脑血管问题。经过研究,营养学家发现,这一现象与日本人的饮食特点相关。无论小孩还是老人,他们都很喜欢吃纳豆,几乎每天都吃。因为这种豆制品不仅质地松软、风味独特,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后经过近代研究,发现其不仅富含大豆的营养物质,还含有大量纳豆激酶。

纳豆激酶是在1980年著名的“两点半实验”中被发现的,当时日本的心脑血管医学博士须见洋行在进行溶栓实验,在下午两点半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将纳豆提取物加入到人工血栓后,在短时间内,血栓竟然溶解了2厘米,而平常用尿激酶做溶栓实验需要近两天的时间才能达到这种效果。自此,纳豆激酶的溶栓作用便引起世界关注。其具有纤溶活性并可激活体内的纤溶酶原,可使内源性纤溶酶的量有所增加,从而达到温和、持续地溶解血栓的效果,且安全性高,作用迅速[1]。

2、红曲

红曲是以大米为原料,在潮湿高温的环境中接种红曲霉,历经数日发酵而成的中药材,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其色泽红润艳丽、气味芬芳,性微温,味甘,在元代食疗著作《饮膳正要》和《本草纲目》等古代著作中具有记载,证实其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

1979年,日本学者远藤章发现红曲的产物中含有Monacolin K。这种物质是植物洛伐他汀,能有效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HMG-CoA还原酶(胆固醇生物合成体系中的限速酶)的活性,从而控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2]。

由此可见,纳豆红曲联用,具有溶解血栓、降血脂的作用,适合过度肥胖引起血脂偏高的人群补充。但纳豆是食品,而红曲是中药,需要通过现代微生物技术将这两种活性成分整合起来,方可达到同时补充的目的。因此,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含有纳豆和红曲活性成分的产品,比如红心瓶舒百宁纳豆红曲胶囊。

5

这是一款具有辅助降血脂作用的功能性产品,由国内知名品牌汤臣倍健研发。其采用独创的“高温+低温双重发酵技术”,不仅可以保留这两种原料的活性,还为纳豆红曲提供了适宜的发酵环境,促进更多有效成分产生。每天服用2次,每次3粒,能为人体补充到纳豆冻干粉1350mg和源自功能性红曲粉中的植物洛伐他汀6mg,可满足血脂偏高人群的摄入需求,有助于达到辅助降血脂的目的。

过度肥胖,不仅会影响身材,还会引起血脂偏高,长期下去,容易诱发心脑血管问题。为了健康着想,过度肥胖和血脂偏高人群应在保持饮食清淡、坚持运动和积极减重的基础上,额外补充纳豆红曲的活性成分,有效调节血脂,维护血管健康。

参考文献:

[1]王万春, 李天文, & 薛建. (2015). 纳豆激酶发酵过程放大策略的研究. 农业与技术, 000(017), 6-7.

[2]张振坤. 高产MonacolinK红曲菌筛选鉴定,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及MonacolinK的分离纯化. (Doctoral dissertation, 南京工业大学).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