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期商务部就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征求意见,并起草了《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药品零售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这一在全球范围内都尚属新生事物的药品购销模式。
万国商业网创始人尹维安:用公信力争做行业标准
作为香港第一代接触国际互联网的年轻企业家,尹维安也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的人。他对搭建药品零售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持有非常开放的态度。他认为,药品电子交易可以从传统电子商务上汲取优势养分,避免重复建设。
同时,尹维安还特别强调“公信力”对于平台建设和监管,以及ICP准入的重要性,他认为这对药品电子交易格外重要。
对话>>>
记者:从经营模式上看,传统电子商务平台与药品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存在怎样的差别?有哪些优势是药品电子商务可以借鉴的?您对诚信体系建设如何看?
尹维安:和传统的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相比,药品的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可能拥有自身的专业推广通道、模式、介质和渠道,这是与传统电子商务平台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它们却都同在一个更大的层面上,就是互联网。B2C中的“C”都是互联网用户,都是网购群体。而且目前这个群体已经足够大了,有数据统计表明,在全国4亿网民中,有接近1/3的人有过网购经历。关于诚信方面,事实上,药物无论在哪个平台上卖,都必须要有很好的公信力才能做大。公信力体现在参与者的背景,是否有国家的授权,是否拥有相关的牌照,在准入方面必须严格监管。
而不论是传统电子商务还是药品电子商务,都得做好准入与流通过程中的监管。因为假如准入标准太低就会使这一平台缺乏应有的公信力。这就需要法规的完善。比如像视频网站的ICP必须拥有相关的牌照,药品经营的ICP应该比视频网站的监管更加严厉,准入牌照颁发方面不能低于银行系统。
记者:按照您的设想,我国目前发展这样的药品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应该按怎样的发展步骤来推进?
尹维安:我觉得可以从三部分进行。首先,要把监督系统做好,引进的药品必须严格把关。这一层面上来看,要提前在政策还没出台时即把准入门槛做好,试点与标准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与调整,很多传统电子商务平台都是在政策出来前就已经试行的,这导致很多标准都是由运营设计。现在药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标准未定,可以说这个行业还没有竞争对手,谁做好了,谁就是这个行业的标准。
接下来,就是缩短购销渠道,实现库存最小化、环节最少化和成本最低化,让消费者得到实惠,这也符合我国新医改的目的。最后,平台搭建好了,还要做到货比三家,就是传统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价”功能,不仅可以丰富平台的服务功能,还可以让消费群体快速找到价格、品规都合适的产品。
当然,我们还要有一些专家支持,因为药品不是一般商品,如果平台能够提供专业人士咨询和导购,会避免消费群体盲目购药,减少滥用机率,这主要是针对非专业的购买群体“C”而言的一种增值服务。
(责任编辑: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