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资讯 > 资讯专题 > 新冠病毒肺炎报道 > 媒体中心供稿 > 战疫日记 > 正文

童朝晖:“见了病人就要救”

2020-03-10 16:32:14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童朝晖,北京朝阳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也是全国知名的呼吸危重症专家。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他义无反顾地出征这次疫情“风暴”的最中心——武汉。

  2020年1月23日,正当人们刚刚开始为新冠肺炎疫情揪心的时候,一张来自武汉医疗同行朋友圈里的照片刷遍了北京朝阳医院医务人员的朋友圈。这张照片上标着“2020年1月23日武汉金银潭南五楼”。照片中,前排正中赫然站着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专家童朝晖。童朝晖同志作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抽调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卫建委医疗救治组专家已经于1月18日抵达武汉。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与武汉金银潭医院医务人员合影。左七为童朝晖教授

  童朝晖,北京朝阳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也是全国知名的呼吸危重症专家。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他义无反顾地出征这次疫情“风暴”的最中心——武汉。

  把学术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面对未知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童朝晖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东南大学重症医学研究所所长邱海波教授以及北京协和医院ICU主任杜斌教授每天深入临床一线,在武汉各大医院巡视,指导并积极参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结合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经验以及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新冠肺炎的诊疗规范、流程,比如:探明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制定了预警指标及相应的治疗原则;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和危重型的诊疗方案;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管插管规范;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治疗建议;提出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重症医学需求等等。他们的工作给湖北省各级医院、支援的医疗队及全国医务人员诊治新冠肺炎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同时,针对疫情的变化情况给有关部门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资源配置等建议。


  图为童朝晖教授(左一)在查房中

  童朝晖及专家组主要负责指导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同济大学新法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等六家医院的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到武汉市及郊区30多家巡查,筛查出重症危重患者转到重症定点医院治疗。他还经常奔波于黄冈、黄石、鄂州、孝感等地指导危重症患者救治,以期让武汉周边地区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水平同质化。临床工作中,他坚持调查研究,在患者床边观察疾病的临床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期间,他通过查房、指导治疗、培训医务人员等形式,挽救了大量重症患者的生命,降低了危重症患者的病亡率,对疫情的控制起到较大的帮助。


  图为童朝晖教授(左一)在新冠肺炎ICU中查房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总结心得体会,撰写临床工作札记,帮助全国的医疗同行认识、战胜这个疾病。札记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有的同行惊呼:“战‘疫’回来,这些可以整理出书了!”

  他提醒医疗同行,警惕新冠肺炎与SARS临床表现的不同之处:“没有明确接触史、不一定发热、轻微咳嗽或没有明显呼吸道症状、可以有头疼,潜伏期可达两周以上。总之,有些病人表现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看起来不像病人、不容易被重视和识别,表现比2003年SARS狡猾。‘二师兄比大师兄更狡猾’。”

  他警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轻微、但具有传播性,潜伏期长,是防控难点,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

  他及时分享临床心得,如何做呼吸支持(ECMO时机把握和并发症防控)、如何防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如何使用抗病毒药物、镇静药物和松肌剂等等。他的临床札记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追捧,医学论坛报、知识分子杂志连续刊载。网友称赞他的札记“太靠谱了”,“接地气”,“只有经常在临床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

  在临床工作之外,童朝晖和邱海波、杜斌坚持科学务实的精神,在临床中发现问题,通过科学研究,再把科研成果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去。他们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及相关临床研究,探索激素治疗、免疫治疗、包括ECMO等呼吸支持治疗方案在新冠肺炎中的作用,并根据研究成果,不断优化临床诊疗方案。比如:抗菌药物的作用、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恢复期血浆治疗、如何看待新冠肺炎患者的淋巴细胞减少等等。

  有时,他大声疾呼:“重要的事情说一百遍也不知道是否有效!对于在100%的给氧及较高条件下的无创通气2小时,氧合指数仍小于150的患者,应该尽早进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有时,他语重心长:“每当国家有灾难和疫情的时候,人们都会希望能找到一种特效药物来控制相关疾病。就现在湖北的疫情来讲,最重要的工作是积极防控,控制源头、找到有效的防控措施,并积极推进落实;同时积极救治患者,特别是重症、危重症患者。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不仅普通老百姓要讲科学,科学家、科研工作者、临床专家更应该讲科学。”

  有时,他沉痛反思:“今天怀着无比沉重和痛苦的心情谈谈重症、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营养支持问题……”

  童朝晖是湖北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他对湖北和武汉有着浓浓的乡情。看到有高龄患者和伴有基础疾病的危重症患者救不过来的时候,心情格外沉痛和痛苦。他会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用于后面的患者救治。在他的直接指导下,很多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

  鉴于重症患者逐渐增多,治疗难度较大,预后不良,他们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症和危重型的诊疗方案、呼吸治疗流程,规范同行的诊疗行为;提出“关口前移、积极救治”理念,相关方案已写入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五、六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撰写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和危重型的诊疗方案》、《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的转运原则及流程》被写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相关文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管插管问答》被写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文件中。此外,童朝晖还及时总结经验,撰写科研论文,并已在线发表SCI论文两篇。

  把科普知识传递到全国百姓中

  针对网上不断出现的一些盲目乐观、过度担忧的观点,童朝晖充分利用自己的学识,通过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及时发声,客观公正地澄清事实,回应社会关切,普及科学知识,解答百姓问题,消除社会恐慌,为疫情防治工作做出积极贡献,积极正面地引导了社会舆论。


  童朝晖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则,看到因健康科普知识传播不到位,在社会上对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盲目悲观时,他接受央视采访,谈重症患者的救治,坚定百姓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百姓对双黄连等药物的动物实验结果的盲目乐观时,他接受新华社新媒体采访,提醒公众理性看待动物实验结果。

   在民众对患者会不会二次感染新冠肺炎存有疑惑时,他在中央电视台直播时谈病毒和机体免疫规律,抗体会持续半年,一般半年内不会二次感染。在公众对少数出院患者再次核酸检测结果转阳心怀不安时,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一过性核酸阳性不具备传染性。在一些媒体错误解读新冠肺炎患者尸体解剖结果、质疑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技术时,他撰写文章,传达正确的解读知识。随着出院患者日渐增多,患者对出院后如何康复表示困惑,对肺功能完全恢复存在担忧时,他通过央视发声告诉大家静养,并根据SARS康复患者的随访经验,告知大部分患者肺功能一年内可以康复,坚定百姓战胜疾病的信心。一个多月来,他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访2次,出席央视直播、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多次,在舆论形势严峻的时候,发挥医学专家的专业特长,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把初心使命镌刻在战“疫”行动上

  作为党员专家,每当国家有需要的时候,童朝晖总是冲在最前线。

  2003年SARS时,童朝晖38岁。当时,他刚刚从德国学成回国不久。他回忆说:“当年也是没想那么多,那会儿还不知道SARS是咋回事,不像现在还有点经验,那会儿就是往上冲。”他承担了北京市SARS主检医师的任务,每天奔波于北京各大医院之间,对临床观察的患者进行筛查分检。4月,他成为SARS定点医院的病区主任,创下了百余SARS患者无一例死亡的战绩。近年,他所在的团队连续创下了几个第一: 2008年发现了北京市第1例H5N1禽流感患者,2013年诊治了北京市第1例H7H9患者,2019年8月发现并救治成功北京市第1例H5N6禽流感患者,2019年11月诊断救治近110年以来北京市首次出现两例输入型肺鼠疫患者,无一例医务人员和患者感染,守护了首都人民的健康。

  今年,童朝晖55岁,遇上了与SARS病毒有85%相似度的新型冠状病毒。他说:“医生的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一种使命感,见了病人就要救;第二我们呼吸专业的特点就是这样,面对呼吸系统传染病,我们无形中就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也应该挑起重担。”这就是他的家国情怀。

  童朝晖女儿在微信里的话,让这个战“疫”老兵热泪盈眶。女儿这样写道: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在我和家人和全社会眼中就是这样的英雄!一定要注意防护!多加小心!要记住至亲的人在日夜记挂着你,翘首以盼你的归来。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时候,家里始终有一盏灯为你点亮!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海波主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海波,男,主治医师,泌尿外科博士,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多年,对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收录论著近8篇,主要研究方向: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男科学。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肺炎
擅长肺炎专家更多
  • 陈玉琴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熟悉儿童多发病和常见病的诊治,特别擅长呼吸和过敏疾病,近10多年来一直参加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的专科学术活动,熟练掌握小儿喘息、哮喘、慢性咳嗽及肺炎的诊断和防治技术。

  • 麦志广副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治疗各种疾病

  • 曾华松主任医师广州市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咳嗽等),免疫力差(体质弱,反复生病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儿童类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变应性血管炎等)及儿童肾脏病,牛奶过敏,尘螨过敏。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