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7日,受大会组委会邀请北京天坛国际脑血管病大会的脑心同治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脑心同治论坛是大会众多学术论坛之一,是脑心同治理论、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得到学术界专业认可的标志。
河北医科大学医院神经内科张祥建
“中国已成为全球卒中死亡及残疾的重灾区...”在会场,河北医科大学医院神经内科张祥建介绍了“脑心同治的理论与实践”,并指出中医药物治疗在脑心同治中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脑卒中患者已达700多万,发病率每年上升8.7%,脑卒中给我国每年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达400多亿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如果发病率维持不变的话,到2030年我国将有400万人死亡。
2015年国际卒中大会ISC,提出来非血管内治疗以及血管内治疗。非血管内治疗:指静脉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溶栓,没有任何突破,时间窗仍然为4.5小时。血管内治疗:对于急性前循环梗死伴有近段大血管闭塞的患者,血管内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在静脉溶栓的基础上应用支架取栓装置进行血管内治疗将成为主流治疗方式。
张祥建说道,溶栓治疗现状,应过窄的时间窗导致rt-PA溶栓治疗现状不尽如人意。2009年美国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率为3.4%-5.2%。中国CNSR:中国的rt-pa溶栓治疗率为1.6%。
未得到溶栓治疗的98.4%的患者何去何从?
2014版其他改善脑血循环药物,丁基本酞:主要作用机制为改善脑缺血区得微循环,促进缺血区血管新生,增加缺血区脑血流。人尿激肽原酶:具有改善脑动脉循环的作用。个体化应用丁基本酞、人尿激肽原酶(Ⅱ级推荐,B级证据)。其他特殊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合并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治疗的理念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张祥建说道,“我们运用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以上述药物作对比。对氧化苦参碱、姜黄素、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黄连素、槐定碱、黄芩素、雷公藤、脑心通等中药的治疗机制进行了研究。”
通过中医药物在心脑血管的治疗发现,许多中药不仅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还能够抑制脑卒中缺血性症状等等。因此,中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是有效果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速效救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必备良药,从问世之初就以显著、独特的疗效,及其剂量小、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安全高效等特点,特别是服用后无明显不适感和毒副作用,无耐药性的优势而驰名中外,在近二十年的临床应用中深得广大医患双方的信赖。绿色环保,利于人体生物膜的吸收,滴丸剂型含量准确、质量稳定,特别适合舌下含服,通过舌下黏膜直接吸收入血循环,很快作用于靶器官——冠状动脉及心脏,避免吞服所引起的肝脏首过效应,以及药物在胃内的降解损失。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