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我国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约为5%,依然处于较高水平,而与器械相关的侵袭性操作相关感染、手术相关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及消毒灭菌措施不当导致的感染还在不断加重,暴露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院内感染的防控管理体系建设显得尤为紧迫。
不过在院内感染的控制方面,医院大楼的建筑设计也是院感控制的重要一环。3月22日,第五届中国医院感染管理院长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解放军总医院感染管理与疾病控制科刘运暮就从医院建筑的角度切入院感控制。
刘运暮介绍,在2003年北京某医院曾发生sars暴发流行,共诊断52例,后经流行病学调查,患者感染与其他病房位置有关。
现场调查与实验结果显示:1、病房卫生间内的管井上下连通,7-12层的4、5号病房的卫生间与13-14层的5、6号病房的卫生间公用一条排风管道,管井的门密封性差,可能造成各楼层空气串通。2.部分病房内空调送风口气流紊乱,送风口气流成为“回风”方向;3.楼顶总排风口与取新风口距离较近。
因此,这种医院感染病例的垂直型分布实际上与病房卫生间的排风系统、空调相关,恰恰是排风系统的不作为,使病毒气溶胶能够长距离传播。
事实上,近40年来新确定的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有近50种,主要是通过空气、气溶胶传播。而近年来医疗机构多重耐药菌流行严重,感染暴发时有发生,器械相关的感染发生率居高不下。如何应对?刘运暮认为主要是三个途径: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而医院建筑基于循证的设计(EDB)则成为院感防控的重要一环。
EDB是一个新兴领域,也是环境心理学、建筑学、医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通俗的说它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性的规划框架,整合各类医疗设施建设指南,制定规划并设计,最后实施,同时将感染预防理念贯穿规划的始终。
而这种规划,最终会从根本上影响病人、医务人员以及医院的运营结构(即降低感染率、院天数、坠床、镇痛药的作用和运营成本),同时提高病人和医务人员的感受和满意度。
刘运暮认为,医院建筑设计有必要基于感染的传播途径进行设计规划。众所周知,感染的传播途径无外乎空气、水、以及其他途径。
在减少经空气传播的感染,可通过两方面的设计,一是增加 HEPA过滤器的使用,二是完成通风系统和气流控制,通过通风换气可防止含有病原体的气溶胶、灰尘、皮屑等从感染者传播到其他区域。
而减少经接触传播的感染则可以通过改变医院的洗手设施,洗手液的形态,安放位置来改变洗手的依从率和感染率。
“相较之下,酒精为主的手消毒剂作用更迅速有效,而安装在床边的手消毒剂可提高依从性。”
另外,选择适合的家具材料、家具覆盖物,以及清洁和消毒都是减少接触性传播的重要措施。
讲座中,刘运暮还重点提及目前不少医院的一种“大通铺”行为。大通铺之间虽然有布帘隔离,但这种隔离效果微乎其微,因此并不倡导大通铺病房。
而从实验数据上来说,单间病房的隔离能力要比布帘的效果好得多。“刚入院的感染待查患者,即使入院后立刻进行病原体筛查,往往需要有两三天才能知道结果,单间病房隔离能防止这段时间内可能的感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