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我国心脏康复工作的开展,提高心血管预防水平,改善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相关领域专家共同讨论并撰写了《冠心病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共识》长达20多页,并包含大量专业内容。
(图为黑龙江省医院心脏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陈国俊)
第25届长城会10月16日——1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在10月18日的心脏康复分论坛上,黑龙江省医院心脏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陈国俊解读了最新版的《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化繁杂为简单。
一直以来,我国更注重肢体、神经康复,对心脏康复重视不够,起步较晚,在人力和物力的投放上不够,也造成人们认识的欠缺。陈国俊介绍,广义心脏康复包括二级预防,而心脏康复又分为2期,两个不同的时期都可以从药物、运动、心理、戒烟、营养五个处方入手。
I期康复是指院内康复,要达到的目标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卧床带来的不良反应。陈国俊表示,长期卧床一定会降低心脏功能、身体体能,还将增加疾病晚期的并发症 。
陈国特别强调,I期康复过程中,运动康复要逐渐而来,由被动到主动,小活动到中活动,否则将适得其反。具体的注意事项包括,在有血压、心电的监护下进行,运动量适宜控制在较静息心率增加20次左右,同时患者感觉不大费力,否则宜减少运动量或日常活动。
II期康复是指院外康复,针对出院以后几天到半年之间的患者,进行二期康复之前,危险评估很重要,《共识》将危险分为三层,低危、中危、高危。低危人群可以与大多数成年人一样,再无监护的条件下进行锻炼,中高危患者要延迟运动,或在医生/康复治疗师的监护下进行锻炼。
在二期康复时,医生/康复师可以围绕药物、运动、心理、戒烟、营养五个处方入手,其中,要坚持安全、有效、全面、因人而异的原则制定运动处方;药物处方则是二级预防的基石,总体目标是保证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心率达标;心理处方、营养处方、戒烟处方,医生要进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询问、引导,正如陈国俊所认为的,因人而异是心脏康复的主旋律。
心脏康复不止程序的问题,对人员的要求特别严格。《共识》对心脏康复师提出5大要求: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熟练掌握运动康复适应证和禁忌证,能恰当地进行危险分层;对运动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能正确处理;能正确解读运动试验的相关数据,根据试验结果开具个体化运动处方,并能顺利实施运动方案;具备总结和科研能力,积累数据,促进心脏康复发展。
“现代心脏康复要求多层次的干预手段,实现全面的康复目标,以上提到的五大处方缺一不可,不能只在药物上。”陈国俊总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