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淮河:一个湖库化病人的咆哮

2009-07-13 14:11: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你能想象一个人的血管被密密麻麻扎住几十年之后的样子吗?你去淮河。它全身的血管被分成了5700截。”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工作人员王谦说。

  在中国,已经呈现流域湖库化的现状,被扎紧血脉的淮河脾气暴躁,并未能与人类和谐相处

  “你能想象一个人的血管被密密麻麻扎住几十年之后的样子吗?你去淮河。它全身的血管被分成了5700截。”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工作人员王谦说。

  王谦眼中,河流是有生命的。河流必须保持不断的径流流量,才算血脉畅通。但自1951年新中国开始大规模治理淮河以来,干流全长1000公里、支流580多条、流经豫、皖、苏、鲁四省的淮河,已经被5700多个大小闸坝所截断。在3500多个中小型水库和36座大型水库的血管拥堵之处,库容达270亿立方米,占到淮河的天然径流量600多亿立方米的近一半。

  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半的血液被中途截留起来了。

  但是,被扎紧血脉的淮河脾气暴躁,并未能像人类想象的那样,与人类和谐相处。

  生病的淮河,病症集中表现为“水多”(洪涝灾害)和“水脏”(水体污染)。

  历史上淮河流域曾经是“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富庶美丽。现在的淮河正洪灾频发。一遇洪水,左支右绌。水退之后,必然又是一次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峰,然后是下一次危机。

  由中国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与世界银行合作的《中国水污染防治政策创新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正面临大规模水利开发建设和水资源调配管理的挑战,在全国出现了“江河湖库化、湖库富营养化”的水情。也就是说,当扎住了血管的淮河径流几乎消失之后,大大小小的水库也像巢湖、滇池和太湖那样,出现了富营养化的特征。

  “淮河已经快接近有水皆污,有河皆枯的海河了。”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调研员牟广丰说。

  反复被淹的宋滩村

  “再也不用每隔一年淹一次了,搬了。”8月10日,淮河沿岸的蚌埠市禹会区长青乡宋滩村村民刘照霞,站在臭味熏人的家门口,指着丰元集团污水处理厂对面的楼房对本刊说。她家的门楣处,明显有一道潮湿的水印儿。那是一个月前洪水肆虐后的身影。

  刘照霞家所在宋滩村,连着“千里淮河第一港”的安徽省蚌埠新港。一个月前的7月13日,淮河支新港段出现大面积漫堤,宋滩村被洪水淹没,840户人家大多被困,最深水位达3米多,屋顶爬满被困村民。

  由于新港码头的帮助,宋滩村今年将要搬迁进楼房新居,但另一个缠绕的鬼影并未消失——刘照霞家对面的村中,仍有一大汪洪水过后的余滩,黑臭逼人。

  “一来洪水,不知道哪家企业又偷排污水了。”刘照霞对此了然于心、熟视无睹。

  宋滩村身在蚌埠市的市区之内,背靠新港,村前就是蚌埠市柠檬酸生产企业、拥有上市公司丰原生化的丰元集团。宋滩村新盖的楼房,正对着这个企业的污水处理厂。

  丰元集团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过后的水进入淮河支流席家沟中。席家沟有防闸,可是,一旦洪水期来临,防闸根本不起作用。

  水库中的水平时舍不得向淮河中释放,往往洪峰时超过淮河主道,来不及排泄只好开闸放水,“全是带臭味的水”,当地人说。

  常年闻着刺鼻味道,加上每次洪水过后的臭不堪闻,使得刘照霞觉得,迁到一个污水处理厂对面,也并不是那么不可以忍受。

  在巢湖市,由于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项目与巢湖娃哈哈的污水处理厂正对,此公司负责人不依不饶,直至主管副市长出面调停,将巢湖娃哈哈的污水处理厂罩上盖子。

  宋滩村是淮河流域原来很多湖泊和沼泽地成为了蓄洪区、行洪区、泄洪区的一个例子。上世纪50年代,淮河中游的湿地和湖泊面积有3000多平方公里,现在减少到不到1000多平方公里。修了大堤,把边上的湖泊和湿地进行了开垦,种上了庄稼,成为了分洪区。

  淮河流域水资源匮乏。“以蓄为主,重蓄轻排”成了分洪区的现实选择。被缚住血管的淮河由于流域生态改变,对自然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地表积水过多是涝灾,地下积水过多生渍灾,地下水位过高则成了碱灾,这些灾害使大量耕地退化。同时,过于密集的水库,不断造成淮河断流,致使全流域生态恶化。

  淮河近年来每每发出咆哮,一到发水时,这些地区就要为洪水反复做出牺牲。

  “淮河已死”

  60岁的蚌埠市龙子湖区仇岗村村民张功利,对于死亡的味道一点都不陌生。3年来,他亲眼见到了无数身边的死亡:其中,既有他熟悉的53名村民,包括跟他一起游玩、长大、娶妻的小学同伴的突然离去;也包括邻居王宗荒家2亩鱼塘的鱼和村办小学仇岗小学的树木。

  2006年,王宗荒家的鱼塘因为流进了村中九采罗化工厂的一点废渣,全部鱼浮尸塘面;2006年7月2日,化工污水侵蚀仇岗小学,污水过后,校园内的树木相继死亡。

  张功利所在的村,有九采罗、海川等3家化工企业和一家历史悠久的农药厂。每逢雨季,从排污沟鲍家沟中溢出的污水四处流散,污水过境之处,蔬菜死亡,鸡狗灭绝。一口机井打下去,“半碗是水,半碗是药。”张功利说。故此,淮河沿岸世代饮淮河水的仇岗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引用蚌埠市的自来水,杜绝了自打井。

  今年7月初,国家环保总局将蚌埠市列为流域限批城市,仇岗村的几家企业也在停产整顿之列。然而,张功利和村民发现,这些“有背景的”企业有可能再次逃过一劫,过后会重新生产。为了自身的生命健康,张功利和村中1801个村民一起,给蚌埠市市长写了一封信,并加盖了1801人的手印,集体要求坚决关停这些污染企业。

  “只有66个人没按手印,其中包括村长。”张功利说。就在他们酝酿递交给市长的信之时,村中企业的老板派人与张功利谈判,希望可以弥补村民的健康损失。

  张功利没有答应。接着,砖头和子弹便来到张功利的小院中。

  8月10日下午,蚌埠市刚刚下过一场雨,空气凉爽。但当记者来到鲍家沟的水利干渠时,仍然看到一汪如酱油的黑色河水,空气仍然刺鼻难闻。“这是常年沉积下来的废渣造成的,足有2米厚吧。”在鲍家沟打工的浙江宁波人柴仲坤说。

  鲍家沟不是一条自然河流,是一条10多公里长的水利沟渠。抗旱时候,从淮河里抽水到鲍家沟为两岸田地灌溉;防汛时用于排涝,直接排入淮河。

  鲍家沟只是通向淮河的一条典型的排污渠,大量淮河沿岸的排污,使得淮河严重被污染。曾任新华社记者的朱幼棣,90年代就报道过淮河流域的治污,如今,12年过去,淮河污染情况并不见起色。在朱幼棣眼中,淮河径流长期缺水加上污染严重,无异于宣判了淮河的死亡。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