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洋奶粉问题频发仍将垄断中国 国产奶粉如何赢得未来

2011-09-26 09:27:00人民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去年以来,中国进口的洋奶粉更是接二连三被查出问题。然而,洋奶粉品牌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据60%-65%的份额,在中国高端奶粉市场所占份额已达90%以上。业内人士担忧,洋奶粉很可能全面垄断中国市场。

  国产奶粉要想赢得未来,惟有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彻底告别落后的企业发展模式和低水平竞争格局,在洋品牌的围困中奋力杀出一条生路来。

  近日召开的中国(北京)国际乳制品交易会发布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奶粉进口14万吨,2009年进口31万吨,2010年进口48万吨,今年进口预计将超过65万吨。目前,洋奶粉品牌在中国婴幼奶粉市场占据60%-65%的份额,在中国高端奶粉市场所占份额已达90%以上。业人士担忧,由于“三聚氰胺后遗症”的影响,国内奶源如果迟迟不能在消费者中重建信任,洋奶粉很可能全面垄断中国市场。

  其实,洋品牌奶粉在中国市场上一路挺进,并不能说明它们就一定没有问题。韩国、美国等国政府部门曾在本国奶粉中测出甲醛、小虫子,中国政府部门也多次查出进口奶粉蛋白质含量不达标而予以退货,去年以来,中国进口的洋奶粉更是接二连三被查出问题。按专家的说法,乳制品产业链在饲料、水质、土壤、加工、存储、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可能造成质量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承诺自己的牛奶百分之百合格、百分之百安全。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问题,不能公正地、人性化地处理问题。

  洋奶粉在其本国出了问题怎么办?第一,政府部门及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等国际通行标准严格检测,检测结果及时公之于众。第二,政府勒令奶粉企业将问题奶粉全部下架,对已售出奶粉进行召回,下架和召回的产品都要严格核实,该封存的封存,该销毁的销毁,并要求企业承担消费者的健康损失等成本。第三,政府鼓励消费者和企业打官司,法院倾向于判决企业败诉。简言之,政府部门严格履行监管职能,法院独立办案、公正审理,从行政和司法两方面为消费者维权撑腰壮胆、保驾护航。

  一类产品、一个行业的信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企业的道德自律和合法经营生长出来的,靠严格的政府监管和完整的法治保障培育起来的。在认识和处理“奶粉问题”的问题上,我们看到了观念和水平的差距,也看到了不同的影响和结果。在国内市场上,如果国产奶粉被查出了问题,也应当在信息公开、依法严处、公正司法三个方面,切实体现对消费者健康和生命的高度关切。反之,如果涉事企业千方百计瞒报迟报,有关部门明里暗里巧为袒护,司法机关对消费者的维权诉求百般限制,必将进一步损害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客观上为洋奶粉全面垄断中国市场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面对洋奶粉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当务之急,必须整合企业创新、政府监管、市场发育三方面的力量,下大力气构建规范、活跃的市场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依法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对所有不正常经营及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同等处罚,并以相同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鼓励国产奶粉与洋奶粉平等竞争。这样,中国消费者才能深切认识到,洋奶粉进入中国之后,与国产奶粉在同样的市场条件下展开竞争,前者并不天然比后者具有更多优势和更强的免疫力。由此,国人才能摆脱对洋奶粉的“信心依赖”,逐渐建立起对国产奶粉的成熟、稳定的消费信任。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国产奶粉要想赢得未来,惟有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彻底告别落后的企业发展模式和低水平竞争格局,在洋品牌的围困中奋力杀出一条生路来。

(责任编辑:陈韶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智慧妈妈:奶粉品牌多 如何选购奶粉更放心?

市面的奶粉层出不穷,商家也不断打出“营养均衡”、“补脑提升智力”等名号为自己品牌造势。但在“营养至上”的同时,宝妈们开始抱怨宝宝吃了哪个牌子的奶粉出现上火、便秘、拉肚子等各种问题,尤其是在天干气燥的秋季,宝宝脆弱的肠胃更加容易出问题。那么,聪明的宝妈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家宝贝的奶粉,才能使得宝宝喝得放心奶呢?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