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被欠千万也不敢说 公费医疗失控

2007-09-12 16:08: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被欠千万也不敢说 公费医疗失控

  
  ■原因探究  
  
  1、结算问题
  
  市级单位快 省区单位烦  
  
  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单位分省、市、区三级,按分级政府实行管理,其中广州市一级的人数最多。
  
  市一级公费医疗次月结清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人大代表去年提出关于公费医疗结算太慢的议案后,劳动保障部门已经调整结算办法,目前市一级的公费医疗结算已经实现次月结清。

  广州市医保中心主任张秋红介绍,从去年9月开始,市医保中心每月10日前完成受理市公医各挂钩医疗机构报送的上月《广州市公费医疗挂钩医院医疗费用月结算申报表(门诊/住院)》及软盘后,即在10个工作日内容完成医疗费用初审和月结算报表数据录入工作,生成医疗费用拨付表,进行预算结算,按90%的比例(剔除超支分摊费用)先预结算给各挂钩医疗机构。

  市医保中心在组织预结算拨付工作的同时,进行记账单数据录入及费用审核,之后将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与预结算拨付费用差额(即暂未拨的10%费用)进行核对清算,多退少补,再与当月受理预结算费用一起拨付给各挂钩医疗机构。“最后,市医保中心每月将编制好的拨付报表报送广州市财政局,由广州市财政局直接接将费用划拨给各挂钩医疗机构,实现广州市财政直接支付。”张秋红说。
  
  一些单位无钱又超支
  
  市级单位的结算基本不成问题,但省、区两级就令人头痛。医保处负责人称,这和各级、各区的经济能力有关,广州有的区做得很好,如黄埔;有的区则差些,如荔湾。市医保中心对各区公医办只有业务指导关系,结算问题仍需各区解决。

  据了解,目前广州个别区公医办的账户都成了空账。这不但有财政支持力度不足的原因,还存在超支部分单位没钱分摊的问题。

  持医疗证看病的公费医疗享受单位,公费医疗经费定额的80%由公医办统一管理,用于支付干部职工在定点医疗单位门诊、住院的医疗费。这部分经费年终结算时如有结余,医疗单位和享受单位各得结余部分的50%。如果超支,其超出部分,由财政、单位、医院按“5:4:1”比例分摊。而干部职工的家属超支部分,则由单位、医疗单位按“9:1”分摊。一些单位没有钱,以致无法转账至公医办账户,加剧了公医费用的结算问题。  
  
  2、公务员医保问题 
  
  方案改了N次工作仍属“前期”  
  
  记者采访发现,面对“老赖”单位,医院和医保中心、公医办都想尽了办法“催数”。医院要么以床位紧张等借口婉言拒绝“老赖”单位人员的就医,要么申请不再与该单位公医挂钩。医保中心、公医办除了三番四次催缴、张贴通告、全市通报,还采取了限量购买记账单的做法。一些原来每月可以无限额购买记账单的单位由于拖欠公费医疗费用,如今限额只能买100张。

  “这些历史问题都将在医疗保险实施后得以解决。”医保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务员医疗保险账施前,对清算公费医疗欠账将有全盘考虑。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郑玉华曾表示,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不是没有做,内部在不断地做,方案已经形成,并且已经有过七八次修改。目前还在做前期工作。对于公费医疗欠费问题,市一级的公费医疗还是不错的,规定三个月内就要付清,当月付清90%,基本在次月结清。

  陈安薇坦言,公务员医保改革拖得越长,便会越加深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冲突。希望尽快出台有关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公费医疗带来的种种问题,早日让医院和公务员双方都满意。 

(实习编辑 许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