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专家告诫:对儿童精神疾病应慎用药

2007-11-09 16:59: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研究表明,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精神失调问题的儿童年纪越来越小,病情越来越重。接受药物治疗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然而药物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他们产生的长期影响都没有得到证明。因此,专业人士告诫说,对儿童精神疾病应慎用药。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日前报道,由于“心理疾病” 不太好听,再加上治疗费用不菲,数百万存在精神失调问题的成年美国人未得到及时治疗。但随着儿童心理疾病病例激增,专业人士提醒说,儿童精神病学领域出现了和成人截然相反的问题,即过度诊断。

  一个月前,38岁的凯蒂带着11岁的二女儿去看了精神病医生。孩子在学校的行为举止很好,但一次坏脾气的发作使她被踢出了5岁时就加入的女童子军。这让孩子心烦意乱、伤心欲绝。凯蒂说,二女儿脑袋里总是在想很多东西,而且她想的许多内容对凯蒂来说是个谜。从她蹒跚学步时起,凯蒂就忙于应付其歇斯底里的发怒、具有攻击性的行为、不时出现的可怕发作以及古怪性格。

  医生的诊断结果是这个孩子存在躁狂与抑郁状态交替的精神失调问题。医生开出了10种效力强大的药物,并告诉凯蒂,同时服用这些稳定情绪、抗惊厥和安定药物可能会控制她女儿有问题的行为。凯蒂左思右想,时而担心又时而愤怒。她在思考女儿奇怪的举止是否真的发展到了精神病程度,药物是否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她说:“我感觉自己很盲目。”

  让她难以放心的还有一点,她担心精神病医生在诊治儿童心理疾病方面和她一样困惑。凯蒂说,这些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也许能够让许多孩子走上正轨,甚至挽救许多孩子的生命,但对于药物如何发挥作用以及会对孩子产生何种长期影响,却还没有定论。

  2005年,美国至少有220万名4岁以上的儿童因情绪、注意力、行为或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存在严重问题而接受治疗。心理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说,最近15年来,这个数字大幅增长,同时激增的还有各种针对儿童的精神病药物。

  专业人士说,像凯蒂女儿这种青春期前的孩子虽然行为有些古怪,但在学校的表现还算正常,过度诊断的做法有可能将他们变成一辈子离不开药物的病人。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新闻频道

(责任编辑:温小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氯丙嗪类中毒
  • 水合氯醛

    1.治疗失眠,适用于入睡困难的患者。作为催眠药,短期应用有效,连续服用超过两周则无效。2.麻醉前、手术前和睡眠脑电图检查前用药,可镇静和解除焦虑,使相应的处理过程比较安全和平稳。3.抗惊厥,用于癫癎持续状态的治疗,也可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及子癎引起的惊厥。[详细]

    去看看 ¥0.0
  • 尼可刹米

    暂无数据[详细]

    去看看 ¥0.0
  • 葡萄糖

    用作注射用营养剂(葡萄糖注射液)。[详细]

    去看看 ¥0.0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