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武汉新型肺炎致死1人,专家解读来了……

2020-01-21 09:45:10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死亡病例患者为男性,61岁,常年在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采购货物。

   专家解读

  新型冠状病毒,

  不会像SARS或MERS那么可怕!

  新型冠状病毒它的致病性如何?它会像SARS一样可怕么?临床上应该如何发现和处理这种特殊的病毒感染?对于大众,在搞不清楚原因的情况下,又该如何预防?

  针对读者关心情况,“医学界”咨询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施毅教授。

  冠状病毒,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毒之一

  施毅教授表示,不管是在普通感冒还是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中,冠状病毒都是常见的致病原因。可以说,冠状病毒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毒之一。

  但因为普通感冒症状轻微,所以冠状病毒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003“非典”爆发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来冠状病毒的一些变异体也会造成严重的肺部感染。

  由此开始,人们认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冠状病毒在不断地变异。有些变异体和以往的病毒一样,仅仅会引起比较轻微的病毒感染;但有些变异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病毒感染,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

  而此次武汉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原检测结果初步评估专家组认为,引起此次疫情的变异病毒株不同于目前已知的人类致病冠状病毒株,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株。

  新型冠状病毒,没有像SARS或MERS那么可怕

  那么面对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应该如何判断其致病性呢?

  施毅教授继续向我们解释道:要评估致病性,必须对发病人群进行总结以后才能进行判断。比如SARS是因为有大量的重症患者出现,MERS也是如此,所以我们才认定这两种冠状病毒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感染。

  不过武汉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数量有限,一些情况可能也还没有暴露出来,所以基于目前的情况判断:它确实可以引起较为严重的病毒性感染,但是又没有像SARS或MERS那么严重。

  另外,从传播性来讲,一些冠状病毒在变异后传播性并没有很强;但像SARS、MERS,它们的传播性就非常强。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次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性不是非常强。

  提高警惕,有助于发现特殊的感染

  其实随着人们对病毒性感染认识的不断加深,当通过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判断后高度怀疑病毒性感染时,我们就需要尽快去明确到底是哪一种病毒感染。其次是判断它是原有病毒的流行,还是病毒变异后引发的。如果是变异引起的,就需要判断它是否会导致严重的感染。

  不过施毅教授表示,在临床上识别病毒性肺炎并没有那么容易。对于一般的临床医生而言,需要在流行期间提高警惕,加强监测。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如PCR、二代测序等方法来发现新的病毒感染。

  施毅教授也提醒大家,当出现大面积感染时,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这样有助于及时了解是老病毒引起的感染还是新病毒引起的。

  病毒性感染,基本的处理模式是一样的

  呼吸道病毒种类很多,如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等。对于这些病毒引起的感染,基本的处理模式是一样的。

  施毅教授强调道:“不是说出现一种新型的病毒我们就需要用新的方法来处理。我们还是应该更多的关注,这种病毒是否会造成严重的感染,以及它的传播性如何。”

  但是当需要面对严重的新型病毒感染时,我们应该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比如说这次,突然出现病例数量较多的肺炎患者时,就应该请防疫的专家出场,以根据疫情决定应该如何进行隔离,如何观察病情,采集标本来确认病原的性质。

  而对于一般的临床医生,应该做好病毒性肺炎的预防措施。施毅教授特别提醒大家,重症的病毒性肺炎有5大类特殊易感人群:

  一、5岁以下儿童,尤其2岁以下;

  二、65岁以上老年人;

  三、孕妇,包括围产期妇女;

  四、肥胖者。肥胖人群,体质指数(BMI)大于40 kg/m2(美国人)或28 kg/m2(中国人);

  五、有基础疾病者。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

  疾病的预防,和以往也没有明显区别

  施毅教授表示,病毒性感染的预防措施其实也是一致的。每年修订的流感诊疗指南中提到的预防措施也适用于任何一种病毒性感染。

  勤洗手;

  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出现症状后,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挡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

  医护人员应做好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

  医疗机构发现疫情时,应及时上报,并做好应急处理,对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另外,疫苗的接种也非常重要。施毅教授表示,即使是流感疫苗,它的接种也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的预防,所以我们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疫苗的接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肺炎
擅长肺炎专家更多
  • 曾华松主任医师广州市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咳嗽等),免疫力差(体质弱,反复生病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儿童类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变应性血管炎等)及儿童肾脏病,牛奶过敏,尘螨过敏。

  • 郑东辉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领域:对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血管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成人斯蒂尔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危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包括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如神经精神狼疮,狼疮性肺炎、出血性肺泡炎、狼疮性肾炎)、皮肌炎合并急进性间质性肺炎,显微下多血管炎合并急性呼衰、肾衰,硬皮病肾危象,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合并感染等。对疑难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不明原因发热、复发性多软骨炎、丙硫氧嘧啶引起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甲减性肌病、POEMS综合征、韦格纳肉芽肿特殊眼病、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厚皮指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获得性血友病等疑难、少见病。

  • 陈贤楠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小儿内科常见病,儿科各种重症疾病、呼吸感染/炎症性疾病、消化系统感染/炎症性疾病、小儿反复肺炎/呼吸道感染或咳嗽、婴幼儿感染/炎症、过敏性腹泻、婴儿食物过敏。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