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记者暗访青岛5家医院治感冒 治疗费差3倍

2010-12-28 09:43:00青岛新闻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作为一名感冒患者,记者走访了青岛的三家大医院、一家区级医院以及一家社区门诊。面对一场普通的感冒,去往各类医院看病容不容易?医生们会如何治疗?花费到底多不多?记者一一进行了探访。

  第四站:四方区医院

  挂号费便宜,药要80多块钱

  从海慈医院出来以后,记者又立即打车前往四方区医院。由于两家医院相隔很近,记者看了看出租车上的里程表,一共才 0.8公里,所以不到两点五十分记者就来到了四方区医院。

  进到医院以后,里面并没有多少患者。记者到挂号处询问说,“感冒看病,挂个专家号多少钱?”“4块。”挂号处的工作人员一边说着一边扔给记者

  一份病历,把名字填上。

  填好名字,拿到病历和挂号单,记者来到内科诊室内。很大的办公室,里面有四五位医生,却只有一位患者。一位医生买的小橘子,正在给大家分享。看记者拿着病历进来,一位姓张的女医生很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详细询问记者感冒是什么症状?和前面一样,记者又把症状复述了一遍。什么时候感冒的,拉稀还是拉水,退烧了吗?……张医生详细地问了问情况,然后用听诊器听了听肺部喘息的声音,看了看扁桃体。“没有得过其他病,对药物有过敏的吗?”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张医生给记者开了两种药,一种是头孢拉定、还有一种口服液。记者去药房划价,划价的工作人员粗略地算了一下,说85块多。记者算了一下,从来到医院看病,到拿到药品,前后花了不到20分钟。

  第五站:巢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就医居民稀少,医生比病人多

  下午3点多钟,记者赶到了市南区巢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个大厅空荡荡的,没看到一位前来就诊的居民。记者沿着走廊转悠了一圈,却没有看到挂号和收费的地方。以为不用挂号就可以就诊,记者直接到了内科科室,邹医生让记者先去买份病历。花1元钱买了一份病例,记者再次来到邹医生的办公室。

  医生简单询问了一下记者的症状,并跟前面几家医院一样查了一下扁桃体和肺部的情况。这样的常规检查结束之后,在得知记者发过烧、头晕,还伴随着拉肚子等病状时,医生开了一张单子,说“去做个血检吧,看看结果我再开药给你。”

  “单位刚体检了,应该没有大问题。血常规检查就不用做了吧。”邹医生说,保险起见,最好还是做做。不过,看记者不愿意,也没强求,就说那可以先给记者开点药,吃吃看看效果。于是,邹医生就在药单上开了几种药,让记者去拿药了。经过划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药品的价格为52.1元。

  从记者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拿药方离开,一共也就十几分钟左右。在此期间,记者只碰到了一位前来就诊的病人。在大厅的墙上,记者看到一张专家坐诊的排班表,从周一到周五,每天的下午都有一位专家坐诊。但是,前来就诊的社区居民寥寥无几,让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显得异常的空旷。

  体验总结

  “看小病不用出社区”目前还是问号

  从上午9点出门,记者前往体验的第一站青医附院。为了节约时间,到接下来四个体验点的时候,记者都是打车前往。可体验完五个点,记者回到报社时也已经接近下午四点。奔波体验了一天,本来就感冒不舒服的身体更是有些疲惫。不过,这一天的体验下来,让记者还是深有感触。

  排队等候,冰火两重天

  记者从上午十点钟跨入医院开始,在这场感冒就诊探访中,最令记者头痛的就是排队等待,并且越是大型医院,队伍就越长。而与几家医疗巨无霸的门庭若市相比,那些较小的区级医院以及社区门诊却显得有些冷清,自然也不存在排长队等候的情况。

  记者粗略统计了在几家医院就诊所花费的时间,其中青医附院排队加休诊等候,共花费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与记者有着同样经历的就诊市民不在少数。与青医附院相似的还有海慈医院,不管是挂号还是取药交费,记者需要面对的依然是排队等候,在海慈医院所花费的排队等候时间长达二十多分钟。而在市立医院,由于记者看病的时间在中午吃饭的时间,就诊期间并没有出现排队等候的情况,然而诊断后的排队交费取药花费了十六分钟。下午两点钟,记者选择了规模较小的四方区医院,当来到一楼大厅时,包括挂号处在内一切都显得冷冷清清,工作人员也无聊地坐在柜台里。挂号不需等候、候诊和交费也不需等候……与此相似的还有巢湖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治感冒,药费竟差近一倍

  在五家医院门诊就诊时,除了排队等候各家医院冷热不均外,所花的医疗费用也有较大差别。就诊前先挂号,五家医院的挂号费用可谓五花八门,从青医附院挂号加病历的10.5元、市立医院的7.5元开始,挂号费逐渐降低,直至巢湖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仅收一元病历工本费。

  另外,治愈感冒所开具的药品和费用也大有不同,有的医生仅开出了消炎的药品,有的医生则要求记者消炎和治疗感冒的药物同时服用,不过,每位医生在最后都会叮嘱记者:“最近几天要吃清淡的食物,要注意休息。”记者综合五家医院的药品花费发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花费最少,而医生的诊断态度丝毫却不怠慢,与此相比,有的医院仅开具的药品费用就比社区服务中心高近一倍。

  看小病过程效果都差不多

  27日下午3点多,记者来到八大湖巢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时候,里面空荡荡的,没有一个患者。药房的两位工作人员在闲聊着,而科室里的医生没有病人可看,有的拿份报纸翻看着。就诊的时候,记者注意到,邹医生只接诊了3位病人。

  体验的过程中,不管是大医院还是区级医院,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像感冒等常见的疾病,医生在问诊时询问的问题,检查的项目基本都是一样的。而为了保险起见,有的医生会让记者多做血常规检查等项目。

  近些年各级政府陆续加大对基层社区卫生中心的建设,不过市民身体出现疾病甚至一些小病时还是更信赖大医院,而社区卫生中心真正发挥起让居民“看小病不用出社区”的功能还需要些许日子。

(实习编辑:伍泳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