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浙江乐清湾变垃圾场 逾8成东海近海面积遭污染

2013-06-11 06:55:07央视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乐清湾曾经是东海海域重要的海洋牧场,沿岸有清江、白溪、水涨、灵溪、江夏等30余条大小溪流入注湾内,整个乐清湾水质优良,饵料丰富,十分利于海水养殖,是浙江省蛏、蚶、牡蛎三大贝类的养殖基地和苗种基地。为什么现在竟然变成了鱼虾罕见的模样呢?

  近海无渔可捕,而要去远海就需要造大船和更多的油料消耗。郭师傅的小船只能载重100多吨,去远海捕涝很困难。所以很多像他一样的渔民不得不把船停靠在岸边,他们已经不能再靠这片大海来养家糊口了。郭师傅回忆起昔日里遍地是鱼的场景,仍显得极为痛心。而现在的水早已无法养鱼,鱼一进去就会死掉。

  三、乐清湾重大污染事件频发东海近海污染面积超80%

  根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称,2012年东海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增加6700平方公里。与2011年相比,二类水质海域面积减少4.9%,三类水质海域面积减少21.7%,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增加24.9%,劣于第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增加36.0%。而位于浙江南部瓯江入海口北侧的乐清湾由于受周围重工业发展的影响,多年来海水污染事件屡发。

  早在2004年12月,温州乐清乐成镇等地的养殖户们就发现,养殖的缢蛏、泥蚶、彩虹明樱等贝类陆续死亡,损失面积达3388亩。

  2005年1月,盐盆陡闸入海口又出现贝类大面积死亡,涉及清江、乐成、蒲岐、南岳等6个乡镇69个村。两次事故贝类死亡面积高达43847多亩。

  2005年温州市龙湾区永兴围垦海水养殖园因企业污染造成特大环境污染事件,损失上千万元。

  2009年,乐清湾西门岛附近海域遭受严重污染事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两亿多元。

  许建平,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研究员,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东海海洋环境研究。曾多次在浙江政协会议上提出拯救乐清湾的提案。记者此行专门就乐清湾污染问题采访了许建平。

  许建平告诉记者,像乐清湾这样的海湾,它本身的环境容量就有限,而乐清湾沿岸的工业园区,则是造成乐清湾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主要原因。

  鉴于陆源污染正成为海洋一大威胁的现实情况,许建平说,目前海洋中含量超标的重金属主要是镉、铜和锂,这与周边的一些化工区域,以及温岭的拆解行业有关。工业产生的重金属污染通过雨水河流流入乐清湾,目前也已经有监测表明,乐清湾里的一些贝类附着的重金属存在超标。

  许建平告诉记者,在他的研究中,象山港、乐清湾和九龙江口海域沉积物铜的超标率分别为41%、50%和25%。长江口、杭州湾等属于含镉超标。2012年东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确定了8个重金属污染区,乐清湾属于重度污染。

  重金属污水排入到海洋当中,最终会沉淀到海产品当中,哪些海产品受的影响最大?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许建平说,因为重金属通过河流或者雨水冲刷入海的话,大部分沉积在瘀泥里,因此重金属对贝类的影响最多。此外还有一部分可能进入到蜉蝣植物、蜉蝣动物的体内。但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经过常年的累计效应,就有可能会对鱼类本身造成重金属的死亡。因此,如果这些鱼类在没有严格检测就进入农贸市场,极易给人类带来安全问题。

  许建平在研究中发现,不同的生物体对于重金属的富集和转化作用不同,有的重金属可能会在生物体内累积转化为毒性更高的物质,人食用后甚至会导致癌症。

  根据许建平的调研,目前东海近海海岸线,从长江口以南一直到温州沿海,几乎已经没有一类水。许建平认为,目前海岸带区,也是人类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已经有超过80%的面积受到了污染,这一结果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浙江省65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面积在20平方公里的天然港湾就有9个,总面积达6500平方公里。而沿着这些海岸10到20海里的区域,受污染程度已达80%,即将全部沦陷的近海,保护迫在眉睫。

  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吗?许建平说,根据统计,海洋污染的80%是来自于沿海的一些工农业,因此他认为,治理海洋污染关键要从源头上做起,也就是说陆地的污染应该得到控制,特别是控制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处理。事实上,国际上著名的化工区,比如美国的德克萨斯休斯顿化工区、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化工区、新加坡的裕廊岛石化园区,都是在海边,发达国家对化工废水排放的管理非常严格,如不能达标排放,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入刑。在这方面,我国的执行力度可以说是远远不够。除此之外,令许建平较为无奈的是:一些地域海洋管理部门,不管是意识还是管理能力都差之甚远。大大增加了海洋保护的难度。

  许建平说,现在海洋的管理层,尤其是地方的海洋管理部门,几乎都没有海洋方面的背景,这就造成了海洋管理的重大缺陷。因此,对沿海地区管理海洋的政府官员进行海洋知识普及,就显得尤为必要。

  半小时观察:污染是无法偿还的债

  我们常说,海纳百川,海洋的博大和包容让人们认为海洋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这也让人们形成了对海洋无偿索取的观念,现在说起海纳百川,却让我感觉海洋已成了藏污纳垢的最终场所。开发有余,保护不足,现在我们对环境已经欠下了一笔难以偿还的债,然而,这笔债终究要偿还,可是,当无度开发超出了环境能承受的极限,如果海洋都无法承受我们造成的污染之痛,这笔债我们根本还不起。这一天正在到来,我们真的意识到了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