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汪涛: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已达10%

2008-07-11 15:47: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慢性肾脏病(CKD)已经成为一个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主任汪涛教授介绍,近年的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普通人群中有6.5%—10%患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

  国内的调查也表明,我国成年人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在10%左右。同时,慢性肾脏病和尿毒症的医疗费用十分高昂,而且很多患者面临着透析后生活质量差、社会回归率低的问题。

  由于慢性肾脏病(包括透析)是一种终身疾病,且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科认为,对其的预防和治疗与传统的急性疾病不一样,不应该仅是简单的用药物来控制。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病人的治疗目标不是治愈,而是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2、药物的治疗往往不是疾病防治的核心,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才是疾病防治的关键;3、医护人员在病人治疗中更为重要的是教给患者恰当的知识,指导他们掌握相应的技巧来改变生活方式;4、疾病的防治绝大多数时间是患者自己进行的,因此患者的自我管理是疾病防治成败的关键。

  然而在亚太地区,肾脏病患者治疗结局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之一与慢性肾脏病和透析病人接受的相关教育的不足密切相关,尤其是腹膜透析治疗(一种居家自我照护的有效透析方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在汪涛教授的带领下,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思路,积极推进慢性肾脏病的管理,首先以预防为主,采取各种方式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几年来的努力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费用下降,肾脏病进展的速度减慢,并形成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与此同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的腹膜透析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疗效得到很大提高而治疗费用明显下降,在治疗和管理上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培训了我国许多肾脏病专科医生和护士,肾内科的慢性疾病管理模式和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临床科研管理模式也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同和赞誉。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及亚太地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管理水平及腹膜透析治疗效果,经过多次考察和商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美国百特决定合作成立“肾脏病临床研究和培训中心”(Baxter Scientia Asia Pacific),旨在对以亚洲太平洋地区为主的肾科医生及护士进行有关腹膜透析和慢性肾脏疾病的培训,并招收国外的访问学者在腹膜透析和慢性肾脏疾病方面进行世界水平的科学研究。

  这是继15年前百特与瑞典Karolinska Institute成立Baxter Novum后的另一大科研培训项目。目前Baxter Noum已经成为国际著名的学术机构,每年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30-40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目前每年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10-20篇)。

  这一中心的成立将在学术界、临床治疗领域和企业之间起到纽带作用,推进慢性肾脏病治疗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责任编辑:郎成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汪涛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肾病内科

汪涛,医学博士,北大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肾内科主任。 长期从事腹膜透析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擅长腹膜透析、疑难危重尿毒症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营养不良的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慢性肾脏病管理和康复。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