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关于尽快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队伍建设的提案

2012-03-05 16:14:00史大卓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和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尽快培养一批全科医疗技术过硬、能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心工作的技术队伍,将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落实到实处?则显得更为紧迫。

  如何将卫生体制改革措施切实落实到实处,让人民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得到切实利益?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和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尽快培养一批全科医疗技术过硬、能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工作的技术队伍,将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落实到实处?则显得更为紧迫。

  一、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队伍存在问题

  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不仅在于用什么样的仪器和设备看病,更重要的是每个患者能够得到什么样技术水平的医疗技术人员服务。没有技术过硬的基层医疗技术队伍,“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规划就等于雾里看花、镜中望月。根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3年中央将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标准化的村卫生室。硬件设施上去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当说关系到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的成效。

  改革开放30年来,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现象日渐突出,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包括医疗技术人员)在城乡之间、中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缺乏。

  1.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施在国家和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下,近年来有明显改善,但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未有得到相应提高;

  2.大型医院就医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却门庭冷落、缺少患者就医,这种现象在北京、上海社区也普遍存在。大医院看病要等几周、几个月,仅仅是为了高血压关节炎妇科炎症等常见疾病,甚至感冒也要去大医院诊治。这些疾病完全可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并获得合理治疗

  3.基层医院虽有一定医疗设施,但缺少熟练使用这些医疗设施的医疗技术人员。有许多基层医疗机构连心电图部X片和普通实验室检查都不能正常解读。长期以往,造成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低下,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缺少信任;

  4.大型医疗机构人员拥挤,但大量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做制药企业的医药代表或转到非医药相关机构,也要选择大城市、大医院或大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就业,不愿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既造成了大城市人才浪费,也导致了基层医疗技术人才缺乏。

  5.基层基础知识扎实、技术过硬的全医生十分缺少,更不用说专科技术人才。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岗位工作的周期为1~1.5 年,而发达国家大学生到岗适应期为2~3 个月。有调查显示近50%的毕业生感到大学期间课程设置多, 实践环节少, 毕业后动手能力差, 急救知识技能不足, 到临床各科无法独立开展工作。

  二、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技术队伍建设的建议

  1.医学高等院校针对不同区域的医疗卫生需求,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在招生阶段即考虑设立面对基层招生的类别。同时,此类系别招生分数段适当降低,学费适当减免(参考师范系列高等院校模式)。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

  2.高等院校毕业生为什么不愿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关键在于经济收入低、技术职称不能及时晋升、社会福利保障较差和自身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等几个方面。发达国家社区医生收入比较高,甚或高于大型医院医生的收入水平。应根据实际国情,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医疗技术人员的待遇;

  3.建立高等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定期轮转工作制度:主治医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医疗技术人员,必须有1~2年的基层医疗工作经历,方能晋升上一级职称;已晋升主任医师的医疗技术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时间,才能调升上一级工资。这样既可将先进的医学诊疗技术带到基层,也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4.建立大型医疗机构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的联合制度。帮扶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远程教学、远程会诊、定向转诊、定期培训等方面。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普及,并真正做到惠民、利民,让基层民众享受到和大型医院相似的健康卫生指导和服务。

  我国基层农村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原因在于我国健康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滞后。由谁承担基本健康教育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显然是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数疾病诊疗指南的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也可及时获得相关医疗信息,了解相关诊疗技术,关键是如何将这些医学发展信息和新的诊疗技术具体转化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实践。因此,建议尽快制定基层卫生机构技术队伍建设规划,以适应目前医疗改革和人民对基本医疗保障的要求。

(责任编辑:王小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谢瀛华:用双向转诊打造高品质的基层医疗

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医学大学万芳医院副院长谢瀛华理事长中国大陆在医疗资源紧绷的情况下,医改需要一个出口。我个人的建议,以我多年经营的社区医学、家庭医学和全科医师的概念,以及我从美国得到的概念,应该要推动双向转诊。这并不代表基层医疗层次比较低,基层医疗要走入高品质时代,必须由三甲医院、二甲医院好好辅导他们选择模式的创新。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