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亚洲首个2型糖尿病早期对话报告发布

2015-04-17 20:59:47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亚洲首个“2型糖尿病早期对话报告”4月17日在北京正式公布。

  亚洲首个“2型糖尿病早期对话报告”4月17日在北京正式公布。该项报告针对2型糖尿病的诊疗,讨论了早期对话的重要性,旨在解决亚洲医生与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沟通困难的情况,使医生与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建立更好合作关系的方式,最终达到医患两轻松的最佳目标。

    早期对话有助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2型糖尿病早期对话报告”来源于勃林格殷格翰、礼来、国际糖尿病联盟2012年12月2日合作启动的糖尿病跨国统计调查IntroDia。这项迄今为止进行的最大规模多国调研,横跨亚洲26个国家,涉及超过1万例自报和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超过6700名治疗医师参与其中。

亚洲首个2型糖尿病早期对话报告发布

  “早期对话”是指医生与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对疾病治疗的初期对话,包括医生告知糖尿病患者如何坚持药物治疗、检测血糖水平、如何改变生活方式等内容。报告显示,早期阶段展开的对话不仅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信心,增进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并且有动力来监测血糖,遵循医嘱治疗,进而改变患者生活方式,以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和长期结果。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居亚洲首位,达到9800万人。其中,有将近半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然未能确诊,而在已确诊的患者中,有2/3的患者无法通过饮食和锻炼来控制病情,约1/2的人无法坚持遵守治疗方案或改变生活方式。

  国际糖尿病联盟副主席、北京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介绍,门诊过程中遇到患者擅自停药,自作主张使用民间偏方进行治疗,甚至听信谣言不注意饮食习惯的例子,导致血糖控制十分糟糕。纪立农教授表示,在疾病治疗中,医师与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对话,尤其是早期对话非常重要。如果初次治疗时,医生就明确告知患者糖尿病的性质、某种药物的特点等信息,就可以避免停药等情况的发生。

    两大工具支持早期对话顺利开展

  然而,即使早期对话有一万种好处,但在我国当前复杂的医疗现状面前,医患沟通时间不够、疾病复杂、情感和心理障碍以及文化、家庭、社会和宗教等多方面的常见因素都影响着对话的正常展开。纪立农教授建议,可借助教育工具和治疗工具改善这一局面。

  这里所说的教育工具首先是指医生去了解患者的预期和日程,医患之间建立起持续的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医生还需要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一致的信息,以避免患者对疾病认知的混乱,对医生的不信任。

  所谓“治疗工具”则是指使用某些药物,减少医患在某方面沟通的时间,增加其它对话内容的时间,达到更好的对话效果。比如,医生为2型糖尿病患者开二甲双胍等常用药物时,必须提醒其对肝脏功能的影响。如果使用利格列汀(欧唐宁)等新型DPP-4抑制剂则可以节省这段时间,医生为患者提供其它更重要的疾病信息。因为这类药物几乎不经肝肾代谢,无需根据患者肝肾功能而调整剂量,本身不增加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和体重,并且与常用药物联合无药物间相互作用,服用方便疗效稳定持久、有效安全。

  “这类药物的特点有助于实现医患更轻松,也将更有利于应对中国严峻的糖尿病防治挑战。”纪立农教授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