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国办要求严打食品安全违法 重点治理乳油肉酒等

2011-03-26 11:39: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第一项重点工作即为“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其次对6个重点品种进行综合治理,包括乳制品、食用油、保健食品、鲜肉和肉制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酒类。

  ■ 事件

  河南发现3个“瘦肉精”窝点

  68人涉案 对43名公职人员进行了调查取证

  记者从“瘦肉精”事件国务院联合工作组获悉,目前,肇事“瘦肉精”来源基本查明,并发现3个“瘦肉精”制造窝点。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联合工作组负责人刘佩智透露,目前已基本查清河南“瘦肉精”事件中违禁“瘦肉精”的使用来源情况。截至24日,已发现3个自2007年以来一直制造“瘦肉精”的窝点。

  截至3月24日,“瘦肉精”事件中被河南省有关部门控制、刑拘、立案侦查的人员已达68人,其中“瘦肉精”销售人员26人,使用养殖户33人,生猪经纪人7人,企业采购人员2人,并对43名公职人员进行了调查取证。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将就“瘦肉精”问题开展全国专项打击活动。

  2011年重点治理6种食品

  1、乳制品

  ●强化生鲜乳收购、运输许可管理,推进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设

  ●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生产企业试点建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背景:2008年,以三鹿事件为导火索,伊利蒙牛等国内大小奶制品企业依次被检出了三聚氰胺。

  2、食用油

  ●加强对食用油中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监测

  ●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劣质食用油和从非法渠道收购食用油的行为

  背景:近年来,地沟油问题被媒体曝光,不法者从下水道中的油腻浮物或者将饭店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再次流入餐桌。

  3、保健食品

  ●加大对保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药物的检测力度

  ●整治制售假劣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等行为

  背景:保健品冒充药品,夸大功效,甚至声称有治疗作用,还违法添加化学物质……在现实生活中,保健品乱象经常可以在报道中看到,让消费者真假难分。

  4、鲜肉和肉制品

  ●严禁私屠滥宰和宰售病死病害畜禽,打击加工、出售注水肉、未经检疫检验合格肉及其制品的行为

  ●加强对可作为“瘦肉精”原料的人用药品流通的监管

  背景:本月15日,有媒体报道,河南多地养猪场使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生猪,早在2002年,我国就明令禁止“瘦肉精”使用于养殖业,然而十年未根治。

  5、食品添加剂

  ●加强食品中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的抽检和监测

  ●严格实行三聚氰胺销售实名制,禁向食品和饲料企业售三聚氰胺

  背景:最近,“化学火锅”、“大米加香”、“面粉增白剂”、“一滴香”等问题,让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产生担忧。

  6、酒类

  ●整治制售假冒伪劣白酒和葡萄酒类的行为

  ●全面清理不符合经营资质的白酒和葡萄酒类销售单位

  背景:河北昌黎县密布着众多葡萄酒生产企业,据媒体报道,个别企业生产的葡萄酒,葡萄酒酒汁占百分之二十,其余都是水。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