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独家专访四川卫生厅厅长沈骥:铭记感恩 重建美好心灵家园

2010-05-11 16:02: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两年前,我们自己就遭遇了8级大地震的重创,尤其是在这支四川的救援队伍中,就有来自极重灾区的阿坝、绵阳和广元等6市,四川卫生厅厅长沈骥解答四川医疗卫生系统是如何做到的。
 
独家专访四川卫生厅厅长沈骥:铭记感恩 重建美好心灵家园
点击看视频

  本网记者 汪言安 成都报道

  心怀感恩全力驰援玉树

  39健康网:4月15日上午,回良玉副总理来看望在青海玉树救援的四川医疗队时说:“感谢你们,四川省甘孜、石渠县医疗队是最快、最起作用的医疗队!”这是国家领导人对四川医疗卫士系统在这次玉树地震救援的出色表现的高度评价。这是让人震撼的,因为,两年前,我们自己就遭遇了8级大地震的重创,尤其是在这支四川的救援队伍中,就有来自极重灾区的阿坝、绵阳和广元等6市,特别想问问沈厅长,四川医疗卫生系统是如何做到的?

独家专访四川卫生厅厅长沈骥:铭记感恩 重建美好心灵家园

  沈骥:截至5月7日12时,我省共向玉树灾区派出医疗卫生救援人员638人、救援车131辆,各类急救药品、器械和应急物资100余吨;在灾区设立医疗救治点11个,救治伤病员8696人次;消毒63.57万平方米,灾后防病健康咨询44510人次;通过专机和陆路收治地震伤员428名(包括因高原反应相关疾病住院治疗的我省救援人员44名,目前2人在院救治),现有危重症伤员27名,开展手术243台。经过全力救治,已治愈出院230名,目前在院198名,无死亡。在地震后的第三天,救援队就及时向青海省政府主动建议开展以防控鼠疫为主的卫生防疫工作。

  我认为,能够在此次玉树地震医疗卫生救援中取得以上成绩,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全省卫生系统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是此次玉树地震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动力。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我们对青海玉树人民遭受此巨大灾难身同感受。汶川特大地震中,我省得到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为我们夺取抗震救灾最后胜利提供了巨大帮助,全省卫生人永远铭记在心,尤其是阿坝、绵阳、广元、德阳等地震重灾区及各重灾县,对玉树人民遭受的灾难深表悲痛,在短时间内便做好奔赴灾区的各项准备,纷纷向省委、省政府和我厅主动请战。我省派往灾区的各医疗卫生救援队伍都怀着一种感恩的心,虽身经长途跋涉、高原反应、气候恶劣、高寒缺氧等重重困难,仍保持昂扬的斗志,星夜兼程赶赴灾区,全力投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中,这是我们克服困难、快速高效开展医疗卫生救援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是狠抓卫生应急机制建设。2004年我厅成立应急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卫生部的支持下,积极推进卫生应急机制体制建设,逐步建立起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工作机制。5年来,我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初步建成自上而下的卫生应急组织体系,省、市、县均成立了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急救援硬件设施设备明显加强,队伍随时待命,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为地震医疗卫生救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及时总结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经验和深刻反思存在的不足之处。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有三个突出困难:信息不畅、交通通讯中断、后勤保障匮乏。我们对工作中暴露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深刻反思,汶川地震后与成都军区、武警四川省总队建立军地联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合作机制。与省军区预备役高炮师联合成立了一支医疗卫生救援队,平时多次集中开展培训演练,装备了专业后勤保障车,加大了后勤保障人员配比,着力提高队伍长时间野外工作能力。

  2009年拨出专款为省级200名卫生应急队员装备了统一的应急服装和帐篷、睡袋等后勤装备,配备了卫星电话、对讲机等通讯设备。装备和后勤保障能力的提高增强了我省医疗救援队长时间野外工作能力,为高效开展医疗卫生救援提供了前提。

  39健康网:可否介绍一下当时这支医疗救援队组建的过程?

  沈骥:此次玉树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道路险峻、气候恶劣,昼夜温差极大,地震震级高必定对当地医疗卫生资源造成毁灭性打击。我们在组建队伍前就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在选择队员时进行了科学搭配,以资深专家为指导、年富力强的医护人员为主力、后勤保障人员为补充,每支队伍均随队携带部分急救药品、器械和后勤保障物资,确保进入灾区即可开展工作。

  4月14日9时,获悉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当即向卫生部主动请战,并紧急通知川大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省疾控中心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省级医疗卫生救援队伍。

  9:30时,指派甘孜州卫生局林银生副局长组建队伍,并准备帐篷、军大衣、消毒泡腾片、7天饮水干粮、外科急救包、发电机等物资。

  11:00时,甘孜州第一支医疗防疫队伍49人、8辆救护车及物资准备完毕,启程赶赴玉树;

  12:00时,甘孜州第二支医疗卫生救援队启程赶赴玉树。

  14:10时,甘孜州第一支医疗卫生救援队伍抵达玉树,投入工作中;这也是玉树地震后第一支到达震中的专业医疗救援队。

  16时,省级医疗卫生救援队伍人员、物资准备完毕,启程赶赴灾区,人员包括急救、ICU、骨科、传染病防控等专家37人,7辆救护车、10余吨急救药品器械。

  39健康网:这中间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沈骥: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人有赵万华副厅长、苏林、杨勇、林银生。4月14日8时,青海玉树地震的消息传到四川省卫生厅,在外开会的赵万华立即电话指示厅医政处、应急办就近、尽快组建医疗队赶赴灾区,同时组织精干的医护梯队随时待命。 4月15日一早,赵万华决定:自己立即亲赴玉树灾区。 这让许多人为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她捏了一把汗。

  据悉,她也是青海省外唯一赴灾区指挥本省医护人员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女性副厅长。在此期间,来自都江堰、绵阳等6个极重灾区的医疗卫生纷纷在第一时间向卫生厅主动请战。

  灾后卫生重建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

  39健康网:实际上,据我们了解,两年前的汶川地震,当时四川的20个市州的近150个县一万多医疗卫生机构在震中受损严重,医务人员伤亡惨重,尤其是县乡村基层三级医疗网络几乎瘫痪,在这样基础上的灾后重建时如何起步的?

  沈骥: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对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全省1万余个卫生机构受损,经济损失高达90余亿元。震后,省委、省政府及时成立了由省委登菊常委任组长、文华副省长和我任副组长的四川省灾后重建委员会医疗防疫组,统筹领导全省卫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08年5月27日,省卫生厅正式成立灾后重建和经费保障组,具体指导、监督和协调全省卫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标志灾后重建工作正式启动。

  39健康网:当时是否有明确的重建规划和原则,要实现重建的困难有哪些?

  沈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是整个重建工作的基础。为做好重建工作,我们从震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在应急状态下,理清思路、规范流程,在坚持国家“恢复为主、适度发展”的原则上,通过严格核定灾损、坚持建设标准、科学选址、科学确定规模、有效整合卫生资源、积极推动规划编制工作。08年7月,完成国定39县规划编制,并及时报送国家及省有关部门;09年9月,根据国家和省上部署,完成中期规划调整报批工作。这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奠定了整个卫生重建工作的坚实基础。

  当然,重建工作启动以来,我们面临诸多问题。在初期,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房屋安全鉴定、灾情评估等要素工作尚在同步开展,加之余震不断损失增大,规划编制工作开展艰难;自08年9月国家批复重建规划后,筹资难、如何多方筹资、如何尽快启动项目又摆上了议事日程;09年以来至今,抓项目开工、抓工程质量、抓竣工投入使用又成为我们卫生重建工作的重心。不同阶段,我们面临不同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全省卫生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团结一致、超常努力、夜以继日、攻坚破难,取得卫生灾后重建的阶段性胜利。

  39健康网:两年来,我们重建的情况如何?规划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沈骥:截止4月底,全省卫生重建项目开工率达95.91%;主体完工率达86.42%;竣工及投入使用项目达58.14%。除部分港澳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因特需等原因尚未开工外,其余项目均按既定计划如火如荼开展。照这样的进度,国家提出的“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今年9月底完成90%的卫生重建任务”,我们是能实现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