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残疾人社区康复困难不少

2009-08-24 12:5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05年,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在全国培育了100个示范区。

  残疾人社区康复困难不少

  2005年,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在全国培育了100个示范区。经过两年多的培育及检查验收,99个区(县、市)符合示范区建设标准。

  今年3月,三部门又共同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和第二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提出两年内在全国培育200个示范县(市)和50个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780个市辖区、1411个县(市)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建有残疾人社区康复站的社区达到50265个。

  作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正走着一条怎样的道路?目前面临着哪些亟待破解的难题?记者在北京的采访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受过康复训练的残疾人不足一成

  “闭上眼睛,试试左手能不能摸到鼻子。”7月31日,在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黄寺社区的一栋居民楼内,黄永禧正在给罹患脑梗死的老于做肢体功能的评定检查。

  老于坐在床上,试着做了几次,左手始终没能准确摸到鼻子,这让他感到不耐烦。黄永禧笑着又给他演示了一遍。两名年龄相仿的老人面对面,一个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物理医学康复科主任,一个是不久前突发脑梗的卧床病人。他们沐浴着从窗户射进来的阳光,共同为消灭肢体障碍而努力着。

  上世纪80年代末,黄永禧开始关注残疾人的社区康复工作,在医院里接触了大的残障人群。他发现,很大一部分人在医院接受1周~2周的康复治疗后便回到家中,很少能有回来继续接受治疗的。“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康复观念不足的因素。这部分人得不到良好的康复治疗,将有可能逐渐丧失各种肢体功能,乃至社会功能。”黄永禧说,“那时候我就在想,能不能把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延伸到社区,使他们能够接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治疗。”

  我国残疾人的数量庞大。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其中,有医疗与救助需求的占72.78%,有康复训练与服务需求的占27.69%;相对应的是,曾接受医疗服务与救助的为35.61%,曾接受康复训练与服务的为8.45%。“让有需求的残疾人都在专业康复机构接受治疗,这很不现实。唯一可能和有效的途径还是开展社区康复服务。”黄永禧说。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国残联6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并将“积极推进社区康复,把康复服务引入家庭”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措施。《意见》明确提出,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内容。

  2005年1月,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依托基层卫生机构,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康复工作内容包括:为偏瘫、截瘫、脑瘫、截肢、小儿麻痹后遗症、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订训练计划,指导在社区和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做好训练记录,进行效果评估;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为视力障碍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协助康复服务专门机构进行聋儿筛查及康复训练等。至此,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功能中的康复服务有了实质的内涵。

  不能坐等残疾人上门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作为社区康复工作的骨干地位明确了,但是具体工作该如何开展?2006年,作为转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前奏,北京德外医院(现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了医学康复科,张金声也由血液科主任转行当起了康复医学科主任。

  “康复医学科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为辖区内的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张金声说,至于怎么干心里没谱。唯一确定的就是“不能坐等残疾人上门,而是要主动出击提供上门服务”。

  在街道残联的协助下,张金声带领科内的医护人员到辖区内的每个残疾人家里逐一进行访视,建立健康档案。访视结果显示,辖区内有残疾人1615名,203名人户分离,真正掌握的有1412名。其中,947名有1种或1种以上的康复需求。

  社区康复工作的空间广大!张金声感叹。在黄永禧的指导下,张金声慢慢建立起一个“四级康复网络”。该网络以家庭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平台,康复医学科为骨干,北大第一医院提供技术支撑。现在,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康复医师5名、康复治疗师11名,下辖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各有1名在北大医院进修过半年的康复护士。具体的运作模式为,康复护士将社区内残疾人的需求反馈给卫生服务中心,中心派康复医师到残疾人家中进行康复前、中、后3次评估及制订康复计划,交由康复护士执行,并适时根据康复效果对计划进行修订,保证康复工作的科学有效。另外,该中心对不能到门诊康复的患者均安排入户康复,这一部分患者占了半数左右。据了解,仅2008年,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完成了142例肢体康复工作,并转介50名残疾人给其他专业康复机构。

  作为社区康复工作的受益者,家住德胜街道黄寺西社区的曹飞麟现在有了一个新的习惯——笑。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他都在妻子乔宝利的辅助下,到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门诊康复治疗。康复的内容包括手臂、腿、腰及语言各半个小时的系统训练,回家后他还得完成康复治疗师布置得“家庭作业”。

  3年前,曹飞麟突发脑中风,导致偏瘫及失语。此后一年的时间,他先后在4家医院住过院。“保住了命,但不能行动,生活也没信心。”乔宝利回忆。2007年,曹飞麟被家人送到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两年过去,曹飞麟已经能自己吃饭、解手、上下六层的楼梯,并且能说一段流利的绕口令。“中心离家很近,最多步行20分钟就到了。”乔宝利说,老伴现在做康复治疗很积极,早上都自己准备好出门要带的东西,跟康复治疗师也聊得很投缘。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南振国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临床三科

南振国,男,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特长: 各类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症、青少年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酒药依赖的诊治。 社会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会员;华北煤炭医学院精神卫生学教授;《中华误诊学》杂志特约编委。 工作简历: 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精神卫生临床工作26年。曾担任病区主任;临床三科、四科科主任;门诊部主任;现任社会工作科主任。2001年晋升为精神医学主任医师。具备丰富的临床及20余年的教学经验。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独立或合作发表论文近30篇。多次获得各种奖励,1991获北京市优秀青年医师称号;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抗“非典”优秀党员及先进工作者。

相关专题
2012国际残疾人日:耳聋近在咫尺,预防重在心情

12月3日,今天是第20个“世界残疾人日”,残疾人问题再次受到各方关注。谈到残疾人大家首先会想起四肢残疾患者,但是居各类残疾之首的听力残障却常被人忽略的。目前,中国有残疾人8500万,其中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05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4.2%%。39健康网特地邀请广东总队医院耳鼻咽喉中心的专家来介绍如何预防耳聋的发生以及其治疗方法。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