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民营一梦 探寻多元化办医格局

2009-05-14 17:38: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在新医改正式启动之前,本刊采访了多家大中型民营医院,希望从他们的生存状态出发,探寻“多元化办医格局”的现实与困境。

  编者按:在新医改正式启动之前,本刊采访了多家大中型民营医院,希望从他们的生存状态出发,探寻“多元化办医格局”的现实与困境。

  新医改前夜多元化办医再观察

  忽视民营医疗依然在体制外挣扎这个现实,“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大概就只能是一个梦想,看似是一个边缘群体的挣扎,折射出的却依然是整个医改这盘棋的困局。

  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搞了医院!方宜新在电话那头的激动与焦躁令人有些吃惊。

  2002年,以"东洋之花"品牌化妆品领域获得成功之后的方宜新拿出1.5亿元,创办了当时江苏省最大的一所综合性民营医院瑞慈医院。

  对于曾经当过医生,做过院长助理的方宜新来说,这所医院寄托了他"曲线救国"的理想。因为对公立医院的种种弊端有着切身体验,37岁的方宜新当初立志要办的,是一家没有弊端的医院。 据称,在瑞慈医院创办的前一年,他考察了世界各国的医院。

  虽然涉足多个产业,方宜新对瑞慈医院应该是倾注了心血的。方宜新的家就在医院里,他和爱人都住在那里。有一段时间,媒体称,方宜新的理想实现了。三年前,一位媒体记者把他办医院的状态概括为“掘金医疗、痛并快乐”。

  然而,2009年2月21日,接受《中国医院院长》采访时,这位媒体眼中“自信、干练、务实、谨慎、精明”的民营企业家,表现出的是更多的“痛”,而非“快乐”。

  在累计向瑞慈医院投入6亿多元而至今每年亏损1000万元之后,至少2月21日的方宜新对这个行业似乎已经失去了信心和耐心。7年来自筹资金的压力,和公立医院无法公平竞争的沮丧,以及经常需要应付的各种检查让他心力交瘁。

  这个由地方政府领导在一次吃饭时提议促成的行动在今天的他看来,既没有名也没有利,完全是当时年轻、满腔热情的冲动之举。

  搞了那么多行业的方宜新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许多行业,民营企业都可以和国营企业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但在这个领域就是办不到?

  把方宜新接受采访的时间再往前推进整整1个月,1月2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新医改方案)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简称三年实施方案)。其中,新医改方案将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列入医改总体目标当中,而三年实施方案更强化其紧迫性,要求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称瑞慈医院是多元化办医的典型应该不足为过。从成立到发展的7年时间里,瑞慈也经常被当地政府视作改革的先锋。就像瑞慈医院的网页上写的,瑞慈医院的创办开创了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先河,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开路先锋。

  然而,是怎样的现实令今天的方宜新后悔当初的决定?当众多多元化办医的开拓者表现出茫然时,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的目标会不会也像方宜新们曲线救国的理想一样,成为一个无法超越的梦想?

(实习编辑:张燕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