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双向转诊”制度在杭州为什么叫好不叫座

2008-07-10 09:35: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近日,浙医二院与滨江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了双向转诊实施细则。今后,滨江患者通过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浙医二院的“双向就诊”绿色通道,看病不仅少花钱,还可以省时间。

  2006年底,国家卫生部在全国推广双向转诊制度,旨在真正实现老百姓“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便捷服务。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杭城的医院到底有没有跨出实质性的合作步伐?

  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疗养省上千元

  患有胃癌的苏先生今年5月份从滨江区浦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到浙医二院,两次手术后,病情平稳,进入疗养期。

  上个月中旬,苏先生和家属接受了浙医二院“双向转诊”办公室专职人员的建议,同意将苏先生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疗养。“有一次他发低烧,社区医生赶紧跟浙医二院联系,二院指导他们怎么处理。没想到转回社区医院也有大医院的保障,我们也就放心了。”苏先生的儿子说,“综合算来,可省上千元费用。”

  除了能及时得到大医院的治疗服务,浦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芦勇告诉记者,像苏先生这样的患者,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到浙医二院,医保病人可免首付费800元(即免消费到800元后才能报销的规定),从浙医二院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免首付费300元。报销比例根据医保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比大医院高。

  据了解,近两个月来,浙医二院从定点的滨江区长河、西兴、浦沿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共转上来10位患者,同时转下去8位患者。

  “转上不转下”问题突出

  “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2006年底,卫生部在全国推广双向转诊制度,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域大中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签订协议,一般常见、多发的小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大病则转向二级以上的大医院,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则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成“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的就诊模式。

  不过,记者从杭州几家已经实行这项模式的医院了解到,患者在转诊中,从下往上转容易,但从上转下则难。

  省针灸推拿医院跟周浦、紫阳卫生院签定“双向转诊”协议,但是一年来病例很少。杭州市下城区御跸社区卫生服务站跟省人民医院挂钩为双向转诊医院,该中心负责人表示没有接到一例转下来的病人。

  “我们80%的患者都是由下面的医院转上来,但是能主动转到下面医院的还很少。”浙医二院院长张苏展介绍说,“双向转诊”目前普遍存在转诊手续复杂、患者心理上难接受、医保支付系统不统一等问题。“比如,一位乳腺癌病人转出大医院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这方面经验的专家来给予治疗,病人就会担心转下去后得不到可靠的治疗。”

  目前,浙医二院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时间12.56天。张院长说,如果转回社区去的病人多了,这个数字下降到9天,全院可以多出四分之一的床位,让院外等待入院救治的病人及早入院。

  1+3医师结队保障医疗质量

  在“双向转诊”过程中如何让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也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浙医二院率先在杭城尝试新路径。

  “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到我们这里来培训,每一名社区医生必须要交3名大医院的专家朋友。我们计算过,如10位社区医生就可以覆盖我们30个科室,人盯人结成一张医疗服务网络。”张苏展说,当患者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那边的医生可以随时跟该院经诊医生联系,及时给予技术指导。

  另外,浙医二院还与滨江区社保局达成统一社保支付体系,通过双向转诊的病人医疗费用可以只有一个起付点,为患者省钱。双方医院还通过“远程病历打印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大医院可以共享一个电子病历。“X光片、CT报告等检查可以通过网络打印采用,患者省钱也省时间。”

  浙医二院“双向转诊”办公室专职人员陆莉萍告诉记者,“双向转诊”病人其实拥有了一条绿色通道,一旦进入,医院将提供优质的一站式服务。

(责任编辑:龙彩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