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印发

2008-06-05 08:35: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卫生部近日印发《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1952年,在坦桑尼亚首次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该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该病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疫苗,主要采取个人防蚊措施。该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

  《方案》指出,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基孔肯雅病毒的主要宿主,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该病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而传播,实验室内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目前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人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表现为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所有年龄组均可发病。该病主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实习编辑:翁俊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