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资讯 > 健康ICU > PM2.5 > 正文

PM2.5为健康隐形杀手 疏于治理等同变相害人

2012-06-06 14:25: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因为这个环保局口中PM2.5低标准符合国情造成的“时间差”,我国与美国的PM2.5允许值差了40微克每立方米,可能令国民减寿4年。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也指出除了规定PM2.5各阶段治标之外,也提出警告: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μg)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即PM2.5是人类的一个“隐形杀手”。

  世卫组织2005年已公布PM2.5指引指标,而我国直至2012年才勉强开始公开监测数据,被誉为“慢半拍”的PM2.5监测。因为这个环保局口中符合国情的“时间差”,我国与美国的PM2.5允许值差了40微克每立方米,可能令国民减寿4年。更令人忧虑的是,环保局等部门关心的似乎并不是如何管理PM2.5,减排改善空气,而试图通过“国际公约”制止美使馆等公布数据,掩盖真相。


欧洲环境局(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数据显示,2000年欧盟因PM2.5导致预期寿命降低最高可达36个月(上图左),而靠降低PM2.5标准,2020年寿命减少情况可大大缓解(上图右)。

  PM2.5从哪来

  PM2.5是指空气中的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现有的知识表明,当它在空气中大量聚集时,会形成雾霾,天空变得灰蒙蒙的。PM2.5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排放的PM2.5,包括扬尘、采选矿、金属冶炼、有机化工生产和餐饮油烟等,约占50%;另外的50%是二次颗粒物,主要是由前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排放到空气中,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硝酸盐、硫酸盐、二次有机气溶胶等。

  科学研究显示,PM2.5的主要来源包括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生活和消费污染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大,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取暖、空调、汽车尾气等已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我国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工业集中的华北地区,PM2.5占到了整个空气悬浮颗粒物重量的大半。

  PM2.5默默令人减寿 欧洲每年39多万人因此死亡

  与PM10相比,PM2.5更具危险性,因为当吸入之后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鼻子外;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能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或鼻毛阻挡;但2.5微米以下的PM2.5,不易被阻挡。

  美国著名的哈佛六城市研究显示,PM2.5每升高10微克/立方米,人群总死亡率就会增加13%。我国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沈阳五城市的研究测得的死亡率上升数据则分别为0.5%和0.7%。尽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增加的比例会不一样,但PM2.5浓度升高会增加人群死亡率是很明确的。

  在欧洲,PM2.5每年导致38.6万人死亡,并使欧盟国家人均期望寿命减少8.6个月。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而名人潘石屹曾宣称,美国的科学家根据35座城市人口多年跟踪研究得出结论:PM2.5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人的寿命减少一岁。潘所用的研究我们没有找到,但确实有另一个类似的研究结果,2009年由C·阿尔丁·波普(Dr C Arden Pope)博士所做的预期寿命分析结果显示,每降低10ug/m³的PM2.5,寿命可以增加0.61年,确实等于将近一年的人寿,该论文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种树种草虽有用 机动车相关产业才是“重灾区”

  对于清除PM2.5,种树比草更有效,除了吸纳灰尘,还可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同时产生氧气、增加空气湿度。但种树种草只是治标不治本,根据科学研究,机动车及相关产业过程占PM2.5来源的大约50%,其中有发动机的问题,也有油品问题——中国燃油含硫量多数过大。

  治理PM2.5,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还需要企业和公众的参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王跃思副主任指出,控制PM2.5,越往下越难。例如,日均浓度值从每立方米75微克到50微克,要用10年时间,再从每立方米50微克降到35微克,没有10年恐怕达不到。

(责任编辑:陈韶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揭秘隐形“杀手”PM2.5 全方位影响人体健康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