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这些年已成为“老问题”,没有一年不是社会焦点。但是直到今天,如果人们有了关于食品的疑问应该怎样处理、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做出怎样的反应,都还没有一套规范的程序。也难怪有人称我们的职能部门大都是“问题统计部门”——经常看到这些单位公布问题数据,很少见到他们保证不出问题、少出问题。这些部门还被称为“救火队”,只有出现了重大“灾情”,他们才出来履行职责。
转基因食品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的发源地,美国是大农场耕作方式,在人少地多的情况下,无法对农场进行除草、杀虫。用杀虫剂又会存在较高的成本和污染残留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美国开发了转基因作物品种。很多转基因的功能都是用来杀虫或者除草,对其他的植被造成破坏。
2010-08-1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研究员耿莉在《中国医院》杂志2010年第8期通过分析民营医疗机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对策思路:营造民营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氛围,把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纳入到医疗服务体系整体建设中去;优化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环境,积极探索机制创新,引导和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实现内涵和外延双拓展。
我家的保姆有一好手艺,做的韭菜鸡蛋菜合子非常好吃。一位朋友说,现在的韭菜不能食用,因为菜农为了韭菜长的好看,看上去肥厚、叶宽、个长,更为毒杀韭菜根中的虫害,会用3911农药灌根。3911属剧毒农药,国家禁止用于蔬菜、茶叶等作物上,因其残留可导致食用者头痛、头昏、无力、恶心、多汗、呕吐、腹泻,重症者可以出现呼吸困难、昏迷,胆碱酯酶活性下降等。另外,3911在人体中不容易分解,如果长期食用这种有毒的韭菜,毒素在体内会越积越多。
2010-08-10“检测难,难以上青天”,这样的无奈以及产生的悲剧为何屡屡上演,其背后必定有密不可分的社会根源和制度根源。曾经饱受关注的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可能就是这一系列悲剧的一个范本。一方面,是公民常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则是维权配套机制的繁冗和落后。而此次性早熟儿童所遭遇的“激素门”,又何尝不是如此?种种迹象表明,孩子的父母正在被逼向“开胸验肺”这样的绝境。
“不会吧?又是奶粉出问题!”初为人母的杭州市民刘女士,现在最关心的话题,不是护肤,不是身材,而是奶粉,“母乳不足,宝宝基本上喝奶粉,之前囤了好几个品牌的,国内国外的都有。现在宝宝越来越能喝,我都不知哪几个牌子还能让人放心。”
2010-08-09三聚氰胺奶粉像个大魔头,曾经两度重出江湖,虽说毒害了不少儿童,但最后总算有人负责,厂子该倒的倒,人员该判刑的判。可如今另一个大魔头也横空出世,至今无人替它负责。
2010-08-09武汉3名女婴食用奶粉性早熟,多地现同类病例。武汉三名女婴因一直食用同一品牌奶粉,身体出现性早熟特征,此事经报道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2010-08-09张先生怀疑自家婴儿所吃奶粉有质量问题,欲找相关部门检测,可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却陷入了一个像皮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的境地:找工商,工商说找质检;找质检,质检说不接受个人申请;找医院,医院没有这个能力……整个路径和过程,同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爆发前相关各方的做法如出一辙……
2010-08-08其实,几乎在所有网站论坛上,但凡涉及“医疗黑幕”的帖子都备受追捧。帖子作者可能是医生、医药代表,也可能是深谙内幕的患者。网友热捧“黑幕帖”背后的原因,肯定不同于点击明星“八卦帖”的猎奇心理。人们对所谓黑幕的关切,往往源于不信任——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渴望了解这个行业的内幕,而越了解内幕,就越缺乏安全感。这是一个让人恐惧的怪圈,互不信任,正是医患关系恶化的导火索。
日前,国家相关部门修订了食用盐标准,将加碘量的上限降低了一半;在碘盐政策批评者眼里,这是他们近年来持续质疑和呼吁活动的一大成果,而在标准制订者看来,这只是一次针对情况变化的技术性调整,并不是碘盐政策的重大转向;看来,由于此次修订并未触及争议的核心问题,围绕碘盐的争议大概也不会因此而平息。
2010-08-03青岛的一位住院患者家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医院收红包的价目表:心脏手术,最高万元,理由是在心脏动刀必须谨慎;妇科,600元到2000元不等。
2010-08-02青岛一位住院患者家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医院收红包的价目表:心脏中心:最高万元;妇科:600元到2000元不等;外科:1000元到2000元;还有麻醉科:600元。
2010-08-02事实上,最近发生的麦当劳食品添加剂风波,开始时焦点本不在添加剂本身。大约一个月前,美国有线新闻网络(以下简称CNN)公布了一项关于麦乐鸡的调查结果,由头是,有读者在CNN 博客中留言,提到麦当劳的这款明星产品,在英国和美国的成分是不一样的。
事关人体健康和整体国民素质,食盐碘含量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才是。缺碘地区可推行高含量碘盐,其他地区推行低含量或无碘食盐。政府应起到指导作用,根据科学数据来决定当地宜食的盐类。并将此项工作延伸到盐业部门的销售,不能任其不管是否适合当地,利用垄断优势 “强行”销售利润最大的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