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媒体评论
  • 医药商业模式升级 不可能事件会变成现实吗?

    医药行业将从昔日的“重磅炸弹”模式转向如今的“专科药物”模式,并在未来成为“药品与服务一体”的新模式。

    2018-08-17
  • 中国生物制药跳出舒适区,创新崛起!

    在业界的印象中,中国生物制药其实是一家形象相对模糊的企业,对其基本的认知大多来自子公司正大天晴。而在大部分时间,后者也代表了其在中国医药行业的地位和形象。

    2018-08-16
  • 《药神》大论战里最迷惑人的四个观点,我要站出来说两句

    上周的朋友圈是属于《药神》的,整个社交媒体几乎都被它裹挟,铺天盖地的文章从人性到医疗到社会到法律,从专利到仿制药到药品定价和医保支付。这部电影给中国人增加的医药知识,比过去20年整个医药行业加一块做的PR还有效。

    2018-07-19
  • 《药神》大讨论中最被忽视的问题:中国啥时候能吃上自己研发的抗癌药?政府是改变现状最有力者

    中国本土研发的新药在哪儿?也许会有声音直接跳出来说:连仿制药都做不好,搞创新不是天方夜谭吗?但是,没有比现在更合适的时机来讨论国内本土创新药企的价值。我们真心希望,它们能够如自己所说,为中国人带来符合全球标准、价格又可以负担的本土新药。

    2018-07-16
  • 癌前状态:到底是癌症预警信号还是诱发恐慌的原因?

    当我们在身上发现了一个可疑的斑块、肿块或息肉时,或许就需要找医生看一下,这时候医生就会将从患者身上切除的组织送去检测,来确定该组织是否处于癌变前期;那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2018-05-02
  • 《健康报》评出2017年度十大卫生与健康新闻和十大社会关注健康事件

    2017年年终,《健康报》社以行业媒体视角,全面盘点和梳理了2017年与重大民生、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业内引发广泛反响,对行业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卫生与健康领域新闻;以及与公众健康权益密切相关,引发社会和行业广泛关注,有助于改变行业实践,更新社会理念,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健康事件。在广泛征求媒体和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最终评选出2017年度十大卫生与健康新闻和2017年度十大社会关注健康事件。

    2018-01-05
  • “马拉松”猝死,罪魁可能是食物

    “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性休克”是食物过敏的特殊类型。此类患者在食入虾、芹菜、小麦、坚果等食物后6小时内运动就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轻者会突发全身皮肤瘙痒、潮红、荨麻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哮喘等症状,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意识丧失。

    2016-12-28
  • 我为什么不信“中医要亡于中药”?

    如果中医会消亡的话,至少不仅因为药材的品质,还因为求医者,他们从健康时刻起,就在做着与中医养生主旨大相径庭之事,心里也早就没了一门从容医学的落脚之地。

    2016-12-28
  • 规范减肥市场需三张处方

    从肥胖的发生机制看,简单说就是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起来,从而导致肥胖的发生。

    2016-12-28
  • 过期药回收要广泛宣传

    全国很多城市的社区或药企都开展过药品以旧换新的活动,以此鼓励市民通过正规回收渠道处理过期药。可令人遗憾的是,药贩子经常活跃在各大医院门口,低价收购过期药贻害四方,可是那些正规药品回收点却少为人知。

    2016-12-16
  • 医生炫富触动了谁

    任黎明收入的大部分来自他所投资的一家公司,因此拿到高薪的,与其说是一名医生,倒不如说是一名成功的投资者。能够成为网络大V的医生少之又少,成功投资公司的医生也属个别现象,把极端个别当普遍现象,让人产生医生普遍较富、致富的机会很多等错觉。

    2016-12-08
  • 护士直播插胃管有悖医学伦理

    日前,有网友在某直播平台上发现,天津有名19岁的护士竟现场直播给病人插胃管。事件被曝光后引起巨大争议,以致她连发了多条微博致歉,称自己是不小心碰到手机,并晒出了辞职信……

    2016-11-28
  • 做好取消药品加成的加减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要求,要破除以药补医,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11月21日《光明日报》)

    2016-11-22
  • 打击假药需长效机制

    制售假药泛滥成灾,固然与假药的巨额利润有关,同时也与治理模式密不可分。

    2016-11-17
  • 急救培训的意义不在创纪录

    在急救培训方面创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无疑是件值得庆幸和骄傲的事。借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影响力,至少能够起到较强的宣传作用,让更多人特别是学生知晓参与急救培训的重要性,也让更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懂得自己肩负的急救培训责任。

    2016-11-14
1人们对癫痫存在偏见的原因
2女性不易感染hpv吗
3甲亢博主是什么意思
4疫情间歇要不要去产检
5头晕头疼和鼻腔囊肿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