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献血加分”不宜全盘否定

2008-02-25 15:07: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浙江部分高校为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多参与公益活动,出台“学生无偿献血便可获得综合素质测评加分”政策。而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决定着学生在班级里的排名,与奖学金直接挂钩。日前,此举引起了争议。浙江教育学院今年悄然取消“献血加分”政策,以免学生为获加分而献血。

  据介绍,浙江这些高校的“献血加分”政策主要存在以下弊端:其一,此举会引发某些学生的“投机献血”行为,背离了无偿献血“自觉自愿”原则。据悉,有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奖学金能够“更上一层楼”,不顾“晕血”的客观身体条件,冒着“生命危险”献血;其二,有的学生因身体原因不能献血,“加分有心,献血无门”,会导致成绩落后,这一政策对他们未免有失公允;第三,这一政策也容易导致一部分本来想无偿献血的学生,会因怕被人嘲笑“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不参加献血。

  不可否认,以上三项都是“献血加分”政策客观存在的弊端,但单凭以上三点就把“献血加分”政策完全否定未免就有点以偏概全。从总体上看,“献血加分”政策还是有其更多的积极成分。

  在很多人的眼中,无偿献血是一种纯粹的高尚行为,应该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为了加分获奖学金而献血,给人的感觉未免是“动机不纯”。但芸芸众生,又有几个是完全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自觉主动的无偿献血当然值得肯定,即便是为了获得奖学金而献血也无可厚非。虽然两者在主观上的出发点不同,但其献血行为救死扶伤的功效却不会因此有所差异。

  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提升有一个过程。就时下而言,完全靠人们的思想觉悟“自觉自愿”去无偿献血并不现实,有时甚至会造成医院“血荒”,贻误病人性命。如此情形之下,把“献血加分”政策作为鼓励大学生无偿献血的次优选择,又有何不可?

  “献血加分”政策理直气壮的对献血行为进行褒奖,是对学生无偿献血行为的一种肯定和道德汇报,可以旗帜鲜明的告诉学生我们在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对于引导大学生提升道德意识,培养无偿献血的行为习惯,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而对“献血加分”政策客观存在的弊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完善政策的细节,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来弥补修正,并没必要因噎废食,将其全盘否定。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