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人跌倒不敢扶”,为什么呢?

2008-02-18 11:27: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南京一位九旬老人瘫倒在解放南路人行道上,过往路人欲上前搀扶却又“有所顾虑”。最终一位热心市民最后喊来七八名路人作“见证”后,才敢打电话报警。

  九旬老人瘫倒,按理人们应该纷纷出手相助才是,可南京市民为什么会“有所顾忌”呢?而就在昨天,新闻晚报所披露了上海社科院青少所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上海有近半数的未成年人认为“诚实就意味着吃亏”……面对着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怪异”现象和反常的价值观念,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现在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吗?难道现在人真的连人性中起码的良心、同情心等基本道德都丧失了吗?

  要我说,人心没坏,良心还在。南京人如此,中国人如此。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等等人类基本的道德品行,向来为中国人所崇尚。南京这位九旬老人瘫倒在人行道上,虽然由于“特殊”原因促使人们“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出手相助,但最终不是还有热心人“用心良苦”地施救了吗?笔者以为,几乎与生俱来的善良人性之所以发生扭曲,人性的光辉之所以一时变得灰暗,只不过受到一个时段社会整体环境的抑制或者压制而已。

  九旬老人瘫倒,南京市民为什么连上前搀扶都“有所顾忌”呢?这要追溯到一年多前的“彭宇案”——南京一男子彭宇称因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反而被告上法庭。之后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彭宇被判赔45876元。“彭宇案”中法院判决书上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而可以自行离去,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法院有如此的“推理”和“逻辑”,人们当然不敢冒然去做这样吃力而可能不讨好的事了。

  “人跌倒不敢扶”,既是社会的尴尬,也是司法的尴尬。虽不能说“彭宇案”一定存有司法腐败,但从南京人“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法律调整对社会的导向作用之大。同时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行政、司法的公正与否,主流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与其自身行为一致性,将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好坏。社会大环境影响人心小环境——社会大环境积极向上,人心就思善;社会大环境萎靡不振,人性就迷茫、迷乱。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