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如何有效制止药品窜货

2008-02-15 10:13: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所谓药品窜货,一般是指某药品的区代理商将自己特定区域销售的药品通过种种渠道销往其它区域的行为。窜货的品种多是广告铺天盖地的知名品种或是在医院做促销的临床品种,目前窜货已经成为药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都深感头痛的问题。

  在执法中有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一些只能在医院使用的临床品种的药品在某些药店也有销售,而在药店销售的这些药品很多根本就没有合法票据。经核查,这些“临床品种”药品是药品生产企业或其经销商将其限定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或者限定区域进行销售的。这种药品对于一般的药品零售企业是不供应的,在普通的公司也进不到货,是“有门道”的人窜货购进的。

  药品窜货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代理商窜货。有些厂家的销售政策是代理商买断某产品在某区域的销售权,然后以厂家的名义销售到终端。一些外地代理商有时会将其产品窜货销售到药店、诊所等,中间省去了促销费、公关费等相关费用,药品价格自然会低一点,药店能购进俏货卖肯定乐意,双方都有利可图。二是厂家业务员窜货。有的厂家通常会把全国的市场划分为若干区,每一区域又划分为若干小区,由企业的业务员分别负责,制定一定的销售任务来奖勤罚懒。某些区域的负责人为了完成任务或多拿奖金,有可能会将药品窜货销售到其他区域。

  窜货很容易造成假药泛滥。由于窜货药品不是从合法公司送货,根本没有合法票据,终端对于这些品种也不会要求其提供资质证明,中间环节很容易出现假药。目前窜货主要有三种形式:直接发假药、调包发假药、真药中夹带假药。窜货药品储存条件差,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窜货者的药品一般是不放在正规仓库的,储存条件达不到要求,容易造成合格药品变质。因为没有票据,在药品出现质量问题时,终端找不到供货商,既损害了药品零售企业的利益,也损害了诊所和消费者的利益。

  虽然窜货行为有以上诸多危害,却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不管是代理商还是业务员,其利润空间都是很大的。笔者认为应从多环节制止窜货行为,消除药价虚高,消除或缩小窜货的利润空间。加强药品广告管理,严格审查药品广告内容,防止和减少药品广告的错误导向性宣传。加大对涉药商业贿赂行为的查处力度,打击开处方拿提成的行为,让医生少开或不开“大处方”和“人情方”,促使医生合理用药。临床品种药品是窜货的“重头戏”,所谓的“做促销”会导致药价虚高,这也是一种商业贿赂,应严厉打击。

  另外,还应该制定合理的药品价格。目前我国很多药品的实际出厂价与最高零售价差距太远,这样就有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为窜货提供了条件。药品生产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制定制度、采取措施,加强对代理商和业务员的管理,防止窜货行为的发生。例如有的企业会在药盒上打上区域码,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窜货的药品。如果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窜货行为,应该给予当事人重罚。药店、诊所等药品终端应加强自律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能因贪图小利而置药品质量于不顾。作为药品监管部门,更应该加强对终端药品购进渠道的监管,加大对从无证单位购进药品行为的打击力度。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