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上海:多次协调却未彻底解决“廉价药”为何难推行

2008-01-29 14:31: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05年首次提案,2006年对有关部门的回复不满意再次递交第二份提案;三年过去了,但深感问题始终未真正落实,昨天下午蒋健委员又交上了第三份提案《关于完善廉价经典药价格审核等措施的建议》,“老百姓吃药负担重,建议实施医改先从推行廉价好药这件不小的‘小事’入手”。

  相关部门已多次协调

  自2005年首次提出廉价经典药“老百姓买不到、生产企业不愿生产、药店医院不愿卖”这个问题以来,蒋委员已经记不清参加了多少次协调会。

  “应该说,3年来,政府有关部门为落实廉价经典药生产和使用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各相关部门都认真做了答复”。去年底,在本报奔走呼吁下,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协调管委会连同物价、卫生部门经多次协调,97种廉价药“保价”中标,进入沪上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目录。

  “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得知好消息后蒋委员立即奔赴药厂了解情况,结果发现,“保价”招标方法虽然可使企业自己申报合适的价格,但这个“合适的价格”,必须是在物价部门审核的价格线之下。如果物价部门原来定价就比较低,企业仍然没有中标的积极性。

  利润太低无企业投标

  事实上,企业申报的积极性也确实不高。如用于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半身不遂后遗症的小活络片是临床常用药,原来的价格是25片装25元,现为每瓶4片、6瓶24片装,政府定价为2元,这样的价格差不多仅是药物的包装费而已。一家药企向蒋健坦承,连生产成本都收不回,我们怎么敢投标?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只要仍然把百姓吃药问题放在市场机制下考虑,这道难题就永远没有办法解开。”企业、医院、药店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必须自收自支,如果没有政策制度扶持,廉价的路必然难行。

  应建多方协商机制

  在今年提案上,蒋健大胆建议,打破现有行政管理体制限制,为廉价经典药生产使用开通“管理链”。针对老百姓吃药负担重的问题,建议实施医改先从推行“廉价好药”入手,由卫生、药监、经委、物价、医保等多方真正组建协商机制,并确立牵头单位和所有参与部门的责任,扫清行政障碍。

  “对生产、销售廉价药的企业和药店,政府应当有财政和税收优惠支持”,此前蒋委员也曾就此建议过,但一直没有部门来答复,今年他旧话重提,“表面上看财政支出了,但因此省下的医保费用必然数倍于使用高价药,财政负担反而可以减轻。”

  一份“走”了4年的提案,其最终命运将会如何?让我们和蒋健委员共同期待。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